能嗎……連親眼所見都不是真相,那麼,還有什麼事情是可以信、值得信的?
他呢?她可以信他、能信他嗎?
這日之後,軒轅竟總是不時想起她,想好怕義正辭嚴、想好怕正氣凜然、想她發怒時的小臉。
他細細玩味著與她說過的每個字句,越想,心越欣然。好幾次,他想要冒險闖入後宮,與她再舌戰三百回。
這種想法當然幼稚、不合宜,但這個突如其來的幼稚,讓他感到前所未有過的幸福。
幸福……對,就是幸福,與爹娘在世時哄他、愛他的感覺相似,即使她的口氣與爹娘相差千裏;就像跟哥哥弟弟爭得麵紅耳赤,卻心滿意足的感受……他想她,沒道理地想著。
他想見她的麵、想待在她身邊、想把對爹爹的承諾拋開,把她帶回自己的桃花源。他想了很多,雖然到最後都被理智強力壓下,但他發誓,總有一天,他要她!
軒轅將軍一到秦淮,與新派任的崔巡撫合力,大刀闊斧、雷厲風行。
他們斬殺許多貪官汙吏,抄沒了家產,這些銀子全數用來賑濟災民。
百姓感念皇帝派來軒轅將軍為他們出頭,紛紛跳出來配合官府,就這樣官民一心,朝廷的政策順利推展下去了,秦淮地區一半的農田順利植上桑苗,預估明年定能為國庫帶來大筆財富。
屆時,軍糧、官倉不再空虛、官道、河堤都有了銀子可修築,南來北往越是順暢,商品物流越是溝通,百姓的利益,朝廷的利益合而為一。
沈知清自然是忿忿不平,軒轅克一口氣剪除了他在秦淮栽培多年的羽翼,換上的新人,全是幫理不幫親的硬木頭,讓他有力無處使,明年秦淮的盈收,他怕是無法分一杯羹了。
再加上盜匪猖獗,竟將他扣下的三十船糧米打動一空,白花花的八十萬兩白銀就這樣不翼而飛,讓他氣到臥病在床。
這件事,他不是沒有懷疑到軒轅克頭上,但當時軒轅克人在秦淮,有他的眼線跟蹤著,消息錯不了,所以剿匪這事兒,還是得落在軒轅克頭上,一時之間,他倒也不能同他翻臉。
何況軒轅克的所作所為全上報到麗妃那兒,這殺官之事倒也不能全怪他了,隻能怪那些家夥做事不俐落,留了把柄給人抓住辮子,就算自己想保,也難。
皇帝的病情更加重了,他頭痛難當,經常痛到在地上打滾,暴怒無常,禦醫束手無策,多得是被推出午門斬首。
皇帝三、四天不上朝,朝政大事全交由宰相沈知清掌理。
上月底,聖底下,封皇十五子念璋為太子,其母麗妃為後,這下子,朝廷內外更以沈家為馬首。
聽說沈府日夜大官商賈進出,紙醉金迷;聽說沈府有一座大地窖,裏麵藏的金銀財寶可以買下十個大曹;聽說沈知清的妻妾比皇帝的皇宮還熱鬧……林林總總的謠言四起。不管虛實為何,這沈家富可敵國是不假的了。
立秋過後,宮裏有件事得辦,那就是軒轅將軍與靜璃公主的大婚之禮,內務府拿不出來的銀子,沈府出了。
沈知清這麼做自然有其目的,一方麵他想與軒轅克攀交示好,往後征戰邊關還得靠他,一方麵軒轅克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極高,若能得他投靠,屆時改朝換代,民心所向自然歸依。
兩百箱的嫁妝月初就置辦好了,這麼盛大的婚禮,自然是要在京城內外繞上一大圈,讓所有人都知道,將軍認真辦差,朝廷不虧待。
雖然這種繞街法,累了新娘子,可那不重要,重要的是麵子,朝廷的麵子、宰相的麵子、將軍的麵子,至於裏子嘛……隻好請靜璃公主多擔待了。
曹璃的寢宮內內外外打理得煥然一新,層層疊疊的粉色帷幕鄉著比翼鳥,床頂掛著各式各樣小掛件、五彩香囊、銀絲彩球,梳妝台前有種類繁多的花紅胭脂、香料首飾,連她用慣的銅鏡也換上鑲著夜明珠、雕刻藤紋、鏤嵌上金絲的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