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昭平時在學校總是兩套校服輪流換著穿,很少穿自己的衣服。因為她的衣服不夠時髦不夠漂亮,不想穿出去讓那些時髦漂亮的女生笑話她像個鄉下人。現在終於有了一件時髦漂亮的裙子,她像得了寶貝似的開心不已,卻舍不得穿。試穿過後就妥妥當當地收起來,要留到比賽那天再正式穿它。
朗誦比賽那天下午,秦昭昭穿著漂亮的粉色新裙,同色發帶箍著一頭披肩長發,亭亭玉立地站在學校操場的主席台上,仿佛一枝初綻的粉荷。帶幾分緊張與羞澀,她朗誦起那首《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清晰標準的吐字,清澈明亮的聲音: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麵風;輕靈
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
繼小學四年級的那次領唱後,秦昭昭第二次站在眾目睽睽的焦點位置。起初她很緊張,心撲通撲通跳得像擂鼓。為了讓自己放鬆,她刻意地不去看台下人群,把全部的注意力都傾注在正朗誦著的詩歌上。一邊朗誦,她一邊下意識地想起喬穆,他亦是她的人間四月天,念出的字字句句由此更加蘊情含意:
你是四月早天裏的雲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
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
那輕,那娉婷,你是;鮮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著;你是
天真,莊嚴;你是夜夜的月圓。
雪化後那片鵝黃,你像;新鮮
初放芽的綠,你是;柔嫩喜悅
水光浮動著你夢中期待的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
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朗誦是一門傳情的藝術,要求朗誦者通過有聲語言來傳達原作品的主要精神和藝術美感。不僅要讓聽眾領會朗誦的內容,而且要使他們在感情上受到感染。而一位朗誦者要把原作品的思想感情準確地表現出來,就需要對原作品有深入的理解和真摯的感受——秦昭昭近乎完美地做到了這一切,她動情的朗誦結束後,台下的聽眾們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文科(3)班的學生鼓掌鼓得最響亮最持久,周明宇邊鼓掌邊對身邊的林森說:“哇,秦昭昭今天完全是超水平發揮,比以往在課堂上的朗誦還要好。而且她今天還挺漂亮呢,平時看著不起眼,沒想到打扮一下倒是紅粉佳人一個。”
林森活像吵架似的反駁他:“有什麼漂亮的,還不就那樣。”
盡管林森滿口否認秦昭昭這天“紅粉佳人”的漂亮,但自有其他男生承認。
這場詩歌朗誦比賽,秦昭昭不負班主任厚望地拿到高中部第一名。比賽結果用大紅紙醒目地貼在學校公告欄裏,讓她很是出了一點小風頭。人逢喜事精神爽,來到實驗中學讀高中後,她的自信心一直很低落,這一刻才開始高漲起來。她不再像以前那樣總是沉默寡言不愛說話,開始會和同學們有說有笑。有些男生也開始有事沒事找她閑聊,半真半假地說她的聲音很好聽,聽她說話是一種享受雲雲。
這一類的話,讓秦昭昭有些赧然,不過心裏卻是歡喜的。歡喜的同時忍不住想起喬穆,她之所以能說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都是因為他。可惜他人在上海,看不到她這次在朗誦比賽上贏得的成績與風光,也看不到她“紅粉佳人”的美麗一刻。
朗誦比賽的風光一幕和紅粉佳人的美麗一刻,還讓隔壁文科(2)班一位男生喜歡上了秦昭昭。他經常有事沒事走來文科(3)班隔著窗戶朝教室裏張望。有回好幾個男生陪他一起來,在窗外探頭探腦地問:“哪個哪個,哪個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