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自習寫賀卡送人時,她刻意選了一張最漂亮的送給葉青。原高一(2)班的老同學她也人人送了一張,包括男生。以示有緣兩度同班的情誼,強化一下“自己人”的概念。如此讓她自我感覺去喬穆家拜年更加“師出有名”,顯得她念舊惦記老同學。自然,那張原本打算作廢的賀卡她便順水人情地送給了林森。

林森收到她送的賀卡後,次日果然回贈了一張賀卡給她。那張賀卡打開一看,立體圖案、音樂悠揚、香氣襲人,這可是她收過的賀卡中最高級的一款。賀卡非常漂亮,遺憾的是林森的字寫得不太漂亮,未能相得益彰。

自從得知喬穆會回小城過年的消息後,秦昭昭開始天天盼著過年。像小時候那樣熱切無比的期盼,隻不過期盼的目標不一樣。

小時候她盼望過年是因為有新衣服穿有好東西吃。在物質貧乏的年代,過年是小孩子眼中一年裏最幸福最奢華的時光,因為平時吃不到的東西穿不上的新衣都能在這個時候得到充分滿足。那時候,一進臘月就家家戶戶都忙開了。能幹的主婦們或扯新布做新衣或揉麵團製點心,奏響了新年的前奏。讓一個個孩子們因新年的臨近而快活無比。

時代的腳步邁進九十年代後,盡管貧富的懸殊在迅速拉大,但不可否認,老百姓們的整體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水平的提高讓人們平時吃好穿好的願望不用再等到新年才能奢侈地自我滿足一回,想吃好的就吃想穿好的就穿,隨時可以滿足自己。這樣子,是好,亦是不好。因為隨時可以滿足的願望就等於沒有願望,而沒有願望就沒有期盼,沒有熱切無比的期盼,又怎麼會有期盼良久後終於盼到心願得償時那一刻巨大的喜悅與開心?逐漸開始享受豐富物質的同時,人們也在逐漸失去一種簡單質樸的快樂。

年味無可奈何地一年淡似一年。現在在長機,已經幾乎沒有哪戶人家的主婦還會再為過年而忙忙碌碌地自製新衣或小點心。衣服可以去商場買成衣,媽媽們不會再在縫紉機前軋軋軋地踩機子,就算做了兒女們也會嫌土氣不穿。而像凍米糖豆角酥這類食品更不會有小孩子稀罕。因為凍米糖不如旺旺雪餅好吃;豆角酥亦不如好又佳的膨化食品來得香脆;曾經在小城零食中唱主角的凍米糖和豆角酥悄然退出了新年這個舞台,退到被人遺忘的角落。

有一年,秦昭昭還因為懷念童年時曾讓她恨不得天天都過年天天都能吃的豆角酥,纏著媽媽做了一次。可是做出來的豆角酥她卻再也吃不出當年那種好滋味了。她想,是不是她已經長大的緣故,所以不像小時候那麼嘴饞?

漸漸地,過年在秦昭昭眼中也不再具備小時候那種讓她熱烈期盼的力量。除了每年過年時能拿到壓歲錢這一點還能讓她有點小小的激動外,其他的都沒什麼了。①思①兔①網①文①檔①共①享①與①在①線①閱①讀①

但對於她家那排房子的兩戶鄰居們來說,過年卻還是一件很重視的大事。小丹姐姐家和李伯伯家,都有兒女長年在外工作,隻有春節時才能回來一次。這一年當中唯一一個闔家團圓的日子,讓終年孤守家中的老人們怎麼能不重視?

小丹姐姐的媽媽周大媽因三個兒女都在南方打工,時常跟人念叨著他們在外的衣食住行,千般萬般地不放心。秦媽媽常替她寬心:“你們家小鋒小鋼和小丹都是穩重的孩子,他們會懂得照顧自己的。而且小鋒現在已經升了車間主管,一個月底薪就能拿兩千五,倒比在長機廠上班時要強得多。廠子不行了,其實反而讓他們這些年輕人有了更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