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

21

外婆住了兩天院,秦昭昭和喬穆輪流陪護。這幾天他異樣的沉默,她猜想是因為擔心外婆的緣故。便勸他寬心:“喬穆,醫生都說了外婆問題不大,隻是留院觀察罷了。你就放心吧。”

他深深看她一眼,突然問道:“秦昭昭,我們認識多久了?”

這個問題秦昭昭想都不用想:“很久很久了,我第一次見你時才五歲。你有沒有印象?”

喬穆搖搖頭,他對此沒有絲毫印象。她五歲時就認識他了?那是十六年前。而他對她最早的印象,隻能追溯到初中時代的那次車禍。當時他送她去醫院,事情過後就很快淡忘了,畢竟平時從無來往。高中她也考到實驗中學時,他還要想一想才能記起她是誰。

秦昭昭就知道喬穆一定不記得了。童年時代的初相見,隻在她的記憶裏留下了鮮明印象,喬穆的記憶卻是空白。再試著跟他聊聊上初中後騎車進城讀書的往事,他也沒什麼印象:“那時你經常在馬路遇見我嗎?”

“當然了,長機進城隻有一條馬路。我經常看見你,不過你從來沒有留意過我。”

喬穆在腦子裏仔細搜索,沒有,確實搜不到什麼印象。對於秦昭昭的印象,到高一時他才開始有了比較清晰的輪廓。記憶裏最深刻的是那次她和林森打架動了刀子。

秦昭昭有些不好意思:“那次我是氣瘋了!不然我平時連殺雞都不敢,哪裏敢拿刀朝著人撲過去。”

“那次也是林森太過分了,誰讓他總欺負你。”

提到林森,喬穆以為秦昭昭搞不好還要恨恨有聲地罵上他幾句呢。誰知她卻替他說話:“其實林森他人並不壞,就是喜歡惡作劇。後來——他變得挺好的。”

喬穆有些意外:“是嗎?”

“是啊!他其實是個挺不錯的男生,雖然學習成績不好但人品還是好的。他現在聽說在福建當兵,也不知道過得怎麼樣?”

“看來你後來對他的印象大有改觀啊!”

秦昭昭承認:“有一句詩是‘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需待七年期’。想要真正認識一個人,有時候是需要時間的。”

喬穆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有道理。”。

從舊物堆裏翻出那張賀卡和那封信後,喬穆的心就一直不能平靜。

當年離開小城去上海後,喬穆隻和淩明敏保持通信來往,那是他和舊日同學的唯一聯係。可是在上海的第二年元旦,他意外地收到一張寄自小城的賀卡。賀卡上隻有一句簡簡單單的祝福,沒有落款,隻是娟秀稚氣的字跡一目了然是出自女生之手。他不知道這是誰寄來的,除了淩明敏,還有誰會有他在上海的地址呢?而淩明敏又說她沒有告訴任何人他的聯係方式。這張賀卡的由來,就更加令人奇怪了。

第三年的元旦,他再次收到寄自小城的一封信。同樣娟秀稚氣的字跡。信寫得很簡短,卻很容易咀嚼出字裏行間飽含的感情。他能敏[gǎn]地判斷出這是一個偷偷喜歡他的女生寫的。但她究竟是誰呢?他想來想去也想不出可以對號入座的人。以前同校的女生,他原本熟悉的就不多。

淩明敏猜測是葉青,因為隻有葉青才有機會看到她寫好尚未寄出的信上的地址。當然這隻是他們的私下猜測,也不好當麵求證。

直到今時今日,喬穆才終於明白是誰寄給他的賀卡和信,解開了他心頭一直不解的謎。原來秦昭昭一直在偷偷地喜歡他。而她與他,竟然已經認識那麼久,久到有著十六年的厚重光陰。從小住在同一個廠家屬區,他們算得上是“同居長幹裏”,卻不曾“兩小無嫌猜”。他甚至從不曾注意過她,但她的心、卻不知幾時開始住進了一個他,一住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