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伴隨過我們成長的歌曲,如同一把永不生繡的鑰匙,可以隨時開啟塵封的記憶之門,讓我們想起曾經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懵懂青澀的感情。聆聽老歌,如同聆聽光陰的故事。

在張學友的個人演唱會上,秦昭昭仿佛隔著漫長的歲月與年少時的自己重逢。少年時代已經永遠離她而去,然而老歌卻像時光機,讓時間與空間的距離陡然消失。熟悉的旋律把她帶回從前,重溫白衣飄飄的年代。

在歌聲中追憶,在歌聲中緬懷,在歌聲中祭奠。

追憶似水年華,緬懷無暇歲月,祭奠被流逝的時光帶走的純真年代。那時風雨那時晴,那時春光明媚,那時夏雨清涼,那時秋葉金紅,那時冬雪翩躚……那時的一切一切,都值得追比、緬懷與祭奠。

秦昭昭在淚光中聽完了整場演出。演唱會非常成功,讓她覺得遺憾的是,張學友沒有唱那首她最喜歡的《還是覺得你最好》。她是多麼想聽他現場演唱這首一直流淌在她心弦裏的歌,卻沒能實現心願,如同她對喬穆多年來的愛一樣。

他卻演唱了《每天愛你多一些》,記憶中有個少年曾動情地唱過這首歌。事隔多年,她猶記得當時林森唱完後同學們起哄問他到底每天愛誰多一些?他不好意思地瞥了她一眼,眼眸亮晶晶的。

高中畢業後,秦昭昭一直沒再見過林森。偶爾想起他,腦海裏依然是他少年時的模樣。可是屈指算來,他們分別已經整整七年。七年,足夠讓一個少年長成一個男人。流光果然容易把人拋,紅櫻桃綠芭蕉能年複一年的紛紅亂綠,青春卻在流逝的光陰中像小鳥一去不複返。不知不覺間,他們就長大了,都是成年人了。

秦昭昭已經很久沒有林森的消息了。大學畢業後來到深圳,第一年她沒有回家過年。因為公司需要安排人值班,新進職工不表現誰表現?她責無旁貸地留下值班。第二年稍稍站穩了腳跟,趁同租一室的同事回家過年,她也像當年小丹姐姐那樣接父母來深圳過年,讓一輩子沒出過遠門的父母也見識了一下大城市的繁華。連續兩年沒回家過年,和高中老同學們的聯係就中斷了。尤其是這幾年手機普及到幾乎人手一部後,她家的電話座機辦理了停機。秦爸爸有手機,秦媽媽有小靈通,座機實在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曾經花幾千塊初裝費安裝的電話就這樣完成了它的曆史使命。她家的電話號碼已經失效,老同學們無法再用這個號碼找到她了。

而秦昭昭也沒有刻意去聯係高中老同學。畢竟畢業已經很久,歲月拉開的距離也很長,在年輪的跑道上,他們注定隻是某一段路程並肩飛奔的夥伴。遇見過,然後在時光裏走散,再漸漸地遺忘,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但是,有的人,雖然已經在時光裏走散,卻永遠不會被秦昭昭遺忘——譬如林森。這種牽掛與惦念與愛無關,是另一種清淡而綿長的情意。

最後一次得知林森的近況,秦昭昭記得還是大四那年的寒假。周明宇說他考上了軍校,給了她一個他宿舍的電話號碼。那號碼她卻從來沒有撥打過。一年又一年過去,他早已從軍校畢業,電話號碼早已聯係不到他了。有幾次她清理手機電話薄中失效的電話號碼時,看到這個注明“林森”的號碼想過要刪,但最終還是默默地繼續保留。

她說不清自己為什麼要繼續保留,或許,是想借此保留漸行漸遠的高中時代吧。林森——這個名字絕對是那一季時光裏最閃亮的青春注腳。

不知道他現在怎麼樣?過得好不好?有沒有喜歡的人?是不是已經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她衷心希望他能過得好,過得幸福。他值得擁有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