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段(1 / 3)

,這個世界真就是沒天理了。

俗話說得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未報、時辰未到,時辰一到、定當還報。

眼下是時辰沒到,等時辰到了,那就是全家死翹翹。

最好的避禍方法就是讓她爹轉型,問題是,型,是那麼好轉的麼?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如果政治轉型真有那麼容易,這世上哪有那麼多“奸臣”?

又或者,培養家族之勢力,營造良好的家族氛圍,形成一個詩書傳家一類的大家族。清貴、無害,為國為民,皇帝都不好意思對你家下手。然而,鄭琰麵前從來就沒有出現過自家(專指家庭)成員以外的親戚!

家族就暫時不要肖想了,親戚都沒有幾門,還是現結的,門第也算不上太高——這也是鄭靖業被世家詬病的一大傷處。

真是前路漫漫,滿眼黑暗啊!

最可恨的是她的年紀,也太蘿莉了一點兒,有辦法也沒有執行力。古人當家立業的年紀早,也沒有早到七歲的,尤其還是女孩子,這會兒也不是母係社會,大環境是相對寬鬆的,還沒到她能夠隨便說一句話就能讓全家聽命的程度——她爹再疼她也沒用。

鄭琰現在的首要任務是平平安安長大,並且祈禱在她能作為成年人發言之前,自家不要出什麼無法挽回的差錯。

阿米豆腐。

多想無益,她現在應該繼續沒心沒肺地生活,愁眉苦臉的樣子可沒人會喜歡。如果人見人厭,她的後招就算是被廢了一半兒了。

——————————————————————————————————————————

“七娘、七娘。大喜事。”杜氏那裏的一個老婦笑盈盈地過來向鄭琰道喜,“三娘有喜了,七娘又要做姑母了。夫人使老奴請七娘一處說話呢。”

鄭靖業與杜氏育有五子二女,排下來鄭琰正是老幺,用的是男女通排的大排行,鄭琰就行七,人稱七娘。唯一的姐姐鄭瑜行四,人稱四娘,餘下的都是哥哥,從大郎一路排到了六郎。

對於這個時空的稱呼問題,鄭琰隻能慶幸她爹不姓武,她媽在出嫁前排行老大。杜大娘比杜十娘好聽多了,而她爹是她祖父的獨子,年輕時很做了不少年“大郎”。

有兒有女,還有了孫子輩,鄭靖業又已拜相,鄭靖業與杜氏在府中仆婦口中的稱呼也更具有的敬意。杜氏恰巧是有誥命的邢國夫人,仆婦們自是尊稱她一聲“夫人”。

哦,扯遠了,她五個哥哥分別名為琇、琦、琛、琬、瑞,頭三個已經成婚,三個嫂子在家中的稱呼也是跟著丈夫的排行,喚作大娘、二娘、三娘,各人在娘家的排行卻不在這府中敘了,倒是自家房裏關起門來稱呼也漸漸少了,隻有回娘家的時候方能聽到舊時閨中稱呼。

老婦人說的就這個三娘,就是鄭琰三哥鄭琦的妻子趙氏。

哎哎,這真是一個人丁興旺的家族啊!

杜氏自己生育了五子二女不說,三個兒媳婦也各有所出。

長子鄭琇與妻子方氏育有三子,分名德興、德安、德謙。鄭琇是長兄,鄭琰是幼妹,兩個足足差了二十五歲,他的長子德興今年十二歲,比鄭琰這個小姑姑還要大。就是德安,今年也有十歲了。

次子鄭琦比幼妹大了二十歲,比哥哥小了五歲,卻比哥哥還能生。他與妻子關氏生了德平、德良、德儉、德芳四個兒子。

三子鄭琛長鄭琰十七歲,與妻子趙氏成婚四載,這已是第二胎了,兩人長男名德恭,去年過的周歲生日。

大家族講究個人丁興旺、聚族而居,這大概也是農耕社會的一大習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