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積極的行動。
顧益純想幫幫鄭靖業,看看這個人能走多遠,如果鄭靖業能夠揚眉吐氣,也算是他自己多活了一世。看著鄭靖業活得張揚,顧益純覺得自己的心,仿佛也寬敞了許多。
鄭靖業也沒讓他失望,顧益純想,這樣就很好。
————————————————回憶結束————————————————
“十六郎,明日訪客,穿哪件衣服好?”
顧益純回過神來:“隨便吧,他不會在意的。”
————————————————————————————————————————
鄭靖業當然不在乎顧益純穿什麼衣服,他隻要認出顧益純就好了。
今天的顧益純與印象中影像重合了。在季繁麵前,顧益純還是要保持應有的肅穆的。眼前這個,才是本尊吧?鬢邊白發是應有之意,眼角也有了一點細紋,身材依舊高大,臉上那帶著那種懶到骨頭裏的笑,才是他。
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鄭靖業就在想,有這種“標準調♪戲良家婦女的紈絝式”微笑的人,是怎麼混成季繁這個名士的弟子的?
他為這個人抄了整整七年的書,滿滿一大架子,最後,這些書又全被當成贈別之禮還給了他。還特別挑剔,有的書他整整抄了五遍才滿意,還振振有詞:“讓你抄你就抄,我用得著。”
顧益純一看鄭靖業身後半步,杜氏;夫婦倆身後,兒孫,鄭家兒孫他見過,還有三個年輕的婦人,看她們的站位,應該是鄭靖業的兒媳婦。居然全家出迎了。
顧益純苦笑,鄭靖業就是這樣的人,別人再說他奸滑,在顧益純看來,這個人,其實很純粹。
師兄弟再見麵,招呼都不打,顧益純往裏走,鄭靖業九十度轉身,等顧益純走到身邊,再轉九十度,兩人並排往裏走。子孫輩呼啦啦散開,等三人走過了,再合攏,調整次序,跟進正堂。
鄭靖業請顧益純上座,才鄭重地重新介紹了顧益純,又命:“來拜見顧伯父。”
地上擺了一溜的拜墊,鄭靖業動了真格的,讓兒女、兒媳、孫子,鄭重行了大禮。子孫們知道鄭家起初之艱難,自也知道顧益純的幫助之功,再看在鄭靖業的份上,跪就跪!
鄭靖業很滿意,鄭琇這實誠孩子還兩眼含淚地對顧益純深情地又喊了一聲:“伯父。”
新來的老師
鄭琇不想給妹妹講故事,卻很樂於給妹妹他們家那短得可憐的“家史”。鄭琇年長,小時候還見過顧益純幾麵,在他的描述裏,顧益純是個絕世大好人,形象好、氣質好、人品好、禮貌好……
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鄭琰原本還以為,顧益純此人就是像在李俊家裏見到的那樣,咳,裝模作樣,如果再加上一條的話,還有在季繁麵前裝孫子。沒想到他孤身來到自己家裏,居然變了一個樣子。
顧益純還是這個樣子看起來比較順眼,鄭琰在心裏下了個評語。
顧益純也算得上是國內數得上號的“名士”,名頭固不及季繁響,勝在有一個不錯的姓氏,自有家族為其經營名聲。鄭家長輩如鄭靖業、杜氏,對他是有一份革命友誼、故人之情,晚輩如鄭琇、鄭德安等,也是久聞其名,便是媳婦與方氏、趙氏,也都聽過他的名字。
插花一句,顧氏、趙氏同為名門世家,相互之間還有一絲不算太遠的親戚關係。
鄭靖業很是鄭重地向大家宣布:“三十年前,我與顧兄已是通家之好。”
所謂通家之好,就是指在眼下這樣的場合,雙方男女之間不需要過於避諱,在公共場合如食堂,都是可以隨便見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