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段(1 / 3)

了我生氣啊。”鄭琰表示出了威脅。就這樣她還不樂意呢,最好是皇帝馬上回宮裏窩著,等她家的事情解決了再出來。她爹怎麼會不知道皇帝出宮啊?還是有種逼迫父母的罪惡感來的,可惜是皇帝,不能往死裏得罪。

逗得皇帝直樂,別人要這麼說,皇帝估計得生氣,換鄭琰來說,也就這樣了。這丫頭就是個吃貨啊吃貨,她給皇帝最深的印象就是“童言無忌”與“吃”。她說生氣,那就讓她氣唄,反正皇帝聽完沒有要生氣的意思。

既覺得鄭琰是“童言無忌”的實誠孩子,她的上述行為就可以解釋成為死守孝道底線,不讓父母為難,而不是心機深沉、麵麵俱到。

這也是皇帝縱容鄭琰的地方,要是鄭琰求他幫忙勸杜氏,皇帝估計也能答應。但是,鄭琰這樣強硬要求皇帝不要插手,皇帝更覺得鄭琰有規矩。還是那句話,求你爹媽的領導來要求你爹媽不生氣,這孩子本身的想法就有問題。還是這樣憨直地不忤逆父母、不給父母難看的孩子討人喜歡。

皇帝也答應了下來:“我悄悄跟著去總成了吧?他們不知道我來了,怎麼樣?”皇帝表現出了老小孩兒的某些特征。

“成交。”

皇帝失笑。

————————————————————————————————

過了兩天,杜氏的氣並沒有消,隻是轉移到了鄭靖業的身上。這貨居然不關心女兒!七娘長歪了可怎麼辦喲!這麼想著,杜氏很沒給鄭靖業多少好臉色看。有鄭靖業拉去大半仇恨,鄭琰回來的請罪之旅倒是頗為順利。

進門就先跪下來:“阿娘我錯了,我知道阿娘是為我好,以後再了不敢了。我以後都不隨便禍害東西了。”想來送首飾的時候杜氏還是很高興的,也許關鍵是浪費?

“你還知道回來!”來的是顧氏夫婦,那就沒啥好避的了,杜氏壓根沒想到皇帝居然化了個裝(換了身行頭不那麼好辨認)親自搞潛伏。

鄭琰的歪理那還真是一套一套的:“小受大走為孝嘛,阿娘生氣,打壞了我,心疼的還是您啊!阿娘最疼我了,我也最疼阿娘了。”

杜氏捶桌:“你給我起來。”

慶林長公主開始和稀泥:“好啦好啦,氣也氣過了。孩子的孝心不可傷呢,”使眼色令鄭琰捧上了衫子,“這麼小的孩子,有幾個全心全意想著父母的?別人求還求不得呢,我這個,”摸摸肚子,“要是這樣啊,我做夢都能笑醒。”

這件事情上,杜氏臉上是極有光彩的,不過是擔心女兒才發脾氣。終於開了臉:“你還趴地上做什麼?很暖和麼?”

鄭琰爬起來,打蛇隨棒兒上:“阿娘試試嘛~”

杜氏拗不過,故意板著臉,換上一試:“好東西給老婆子用,也顯不出好看來,你個毛丫頭。還不去後麵換了衣裳出來陪我們用飯。”顧氏夫婦來了,肯定是要留著吃飯的。

鄭琰荒腔走板地唱了一句:“你在我心裏是最美咿~”蹦蹦跳跳地跑了出去。

————————————————————————————————

皇帝這時候才出來,又是一番擾攘,又讓鄭靖業把子孫叫出來一起熱鬧:“要因我來而拘束,我可就是惡客啦。卿與我妹是通家之好,也別對我太生疏麼。”

鄭靖業一笑:“隻要聖人不嫌他們無狀,臣可是為他們頭疼不已。”可不是麼,他盡生了些奇奇怪怪的子孫。

是夠奇怪的!酒宴擺上了,五位長者上座,皇帝坐了主座,兩對夫妻打橫相陪。鄭家的子孫下首列席,鄭靖業把徐烈三人也叫了出來,趁機介紹了一下:“臣看他們也與孫子們一般。”皇帝倒是知道徐梁等人是鄭靖業的原書僮,考慮到這年頭的主仆關係,也就正常視之,還與大家進行了親切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