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段(1 / 2)

大聲歎道:“太子看著呢,您真就這樣不體恤人家一片孝子之心?太子之禮,何人受得起?您既受了人家的禮,就得體諒人家啊。”

說完她就進了內室。

不多時,蔣進賢就叩門請見了,鄭琰拉著徐瑩躲到屏風後麵。

皇帝咳來咳去,蔣進賢滿心膩歪,一想到“遺詔上加兩行字”他又得捏著鼻子認了。活皇帝的詔書他能給打回,死皇帝的詔書要退給誰?還不如鄭琰說的“應了,剩下的事兒有商有量”。

等皇帝咳完了,蔣進賢道:“聖人寬仁,記著魏靜淵的好,欲赦其後,臣無話可說。隻是魏靜淵一案,前有定論,結果斷不能改,聖人可詔念其持國之辛勞,許其後人收葬先人。”

皇帝見大家同意了召回魏靜淵後人、允許給魏靜淵立墳立碑,他又能下床能上朝了!

蔣進賢心裏直罵鄭琰是隻小狐狸,比她爹還壞!

最壞的是皇帝啊,他叮囑太子:“一步一步來,過兩年一定要為魏靜淵平反!”

蕭令先對魏靜淵頗有好感,他也不願意拒絕老父的要求,一口答應了下來。他還感激鄭琰來著,鄭琰威脅蔣進賢的話他沒聽到,隻聽到鄭琰讓蔣進賢體諒他這個孝子哩。

————————————————————————————————————————

今年由於皇帝身體“有恙”,夏天的時候大家就沒有準備往熙山搬,用皇帝的話說就是:“死也要死在大正宮裏。”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大正宮比熙山政治地位更高,更方便蕭令先來接手。

但是,誰都不以為皇帝會死,這一點蔣進賢的感觸尤深。鄭琰也不覺得皇帝就會掛了,她甚至有些懷疑,皇帝是不是裝病的,欺騙了她的感情,勾起她的同情心去威脅了蔣進賢。

這麼想著,鄭琰心裏就非常不痛快!把皇帝扔一邊,她又去造她的玻璃鏡子去了。隨著賣平板玻璃的錢源源不斷地湧來,鄭琰底氣也越來越足,手下工匠的技藝水平也越來越高,已經能很好地弄出一尺見方的平板玻璃了,隻是再往上,技術就有難度了。鄭琰也不著急,這樣她已經很滿意了。

用錫箔和水銀做鏡子的工藝她還記得,但是水銀是會揮發的,而且有毒,非常不保險。試驗的時候也是小心翼翼的,更由於之前根本沒有做過的原因,報廢了不少試驗品。鄭琰也不是為了錢不顧工匠死活的人,不肯強令人家不眠不休地跟水銀打交道。

這樣,三月十四,鄭靖業生日,還是沒有能夠造出鏡子來,這讓想拿鏡子做壽禮的鄭琰非常失望。倒是皇帝,賜了許多珍寶給鄭靖業,另親筆寫了個壽字賜下。

在鄭琰生日之前,玻璃鏡子終於麵世了。根據湯小弟的建議,還在鍍層外麵再上塗一層漆,防止鍍層脫落。鄭琰很開心地附贈湯小弟一處小鋪麵,權作給湯小弟的獎勵。

於是,在琅玡郡夫人生日當天,賓客們有幸見到了照得人纖毫畢現的鏡子,不少人都被嚇了一跳,自然也引起了愛美人士的青睞。

鄭琰這個黑心的家夥,一塊一尺見方的鏡子,她真的敢賣三萬貫!一萬貫一塊的那是六寸見方的!從五月賣到七月,賣出了兩百多麵鏡子出去。直弄得鄭靖業都目瞪口呆直說神奇,她的哥哥們幹脆什麼話都說不出來了。

方形的鏡子加上雕花鏡框,鄭琰豪氣地往娘家又送禮去了。杜氏當然是得大鏡子,嫂子們、包括在外的大嫂二嫂,型號減一等,侄媳婦又減一等。鄭瑜那裏也有,還另附兩麵小鏡子讓她送禮。

她還喜歡玩花樣,玻璃比較容易切割,切成圓形的,就是小圓鏡子。給小塊鏡子鑲上框,加上柄,做得小小的,拿在手裏就是靶鏡。池外婆這回居然還是拒絕了鏡子,因為她覺得照得太清楚了會心慌!鄭琰私下塞給池舅媽一個小靶鏡,池舅媽倒是收下了。

京中鏡子生意火爆,誰家女子不想要呢?妹紙脾氣大啊,都不帶拐彎抹角的,有錢的自己買,錢少的直接管老公要、管爹媽要。更有甚者,有些人家急著完婚,如果遇上皇帝駕崩了,婚事就得推遲不是,級別越高,孝期越長。級別越高,越有錢啊!買吧!有些人還不止買一麵鏡子,京城權貴雲集,那是真有錢。

鄭琰美得臉放紅光,再不為錢發愁。又勻出一批製作精美(主要是框子精美)的小鏡子來,準備當禮物發送。徑三寸的小圓鏡子,報價也要上千貫,鄭琰就這麼送出去了。

這一日,鄭琰正邀了顧彝來家裏玩,取出新鏡子來,請顧彝給鏡框的紋樣提意見。大正宮裏鍾聲一聲接一聲地傳來,鄭琰猛地站了起來,這是……喪鍾!

皇帝死了!

手中的鏡子掉到了地上,碎了。

作者有話要說:老皇帝去世了T T

其實老皇帝是好人啊~

150

150、令先初為帝 ...

皇帝死了?!即使早就知道他已走向衰弱,前一陣子還大病一場,鄭琰一時之間還是難以接受這樣的事實。大家都覺得皇帝行將“山陵崩”,可一旦聽到他真的“崩”了,還是覺得像是被晴天霹靂給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