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段(1 / 2)

姓人家不一樣,不需要拜高堂,見父母得等到洞完了房。不可或缺的是詔書、是祭告太廟、是一應政治禮儀,也沒有什麼敬茶的環節。一應跪叩都有司儀在喊,連讓皇後多跪一會兒,估計都不成。

鄭靖業適時上表,請求大婚之後,皇太後還政於皇帝。

李神策都要笑成神經病了,“還政”?皇太後本來就沒秉過政好嗎?簾子後麵是你閨女在拿主意,你閨女跟皇太後掰了,你們就幹脆把皇太後弄走?你閨女又成了新皇後的女侍中了好嗎?

蕭複禮卻不覺得鄭靖業有多奸滑,這是鄭相公一片愛護之情,先生已經跟自己透過風聲了。按照程序,他要“三辭”:“吾當衝齡,尚需慈訓。”

鄭靖業道:“聖人業已成婚,中宮有主,成家立業,已非孩童,還請聖人擔當天下。”

如是者三,蕭複禮勉為其難地接受了鄭靖業所請,又:“添田百傾為皇太後的脂澤田,給二娘加食封三百戶。”

鄭靖業則趁勢打了退休報告“乞骸骨。”

舉朝皆驚,蕭複禮道:“相公為何要棄我而去?是我做得不夠好嗎?”

鄭靖業道:“臣年老,該讓與後來者啊!”

蕭複禮再三拘留,而鄭靖業去意已決,不得已,蕭複禮請鄭琰做說客。鄭琰是知道鄭靖業的主意的,好聲好氣地道:“此事我已知曉,阿元,準了吧。聽我說,我阿爹說過,他呀,終歸是立朝二、三十年的宰相,立得太久了。你又年輕、新秉政,新朝當有新氣象,豈能受製於老臣?所謂聖人親政,不止是太後還政,還有,讓天下都知道,新朝開始了。”

蕭複禮垂淚道:“我舍不得相公。”

鄭琰摸摸他的頭:“又不是遠行,我在熙山為他準備了別業以慶頤養,京中也有宅邸,阿元想見相公了,宣召就是。老胳膊老腿兒,跑不遠。”

蕭複禮抹抹眼睛:“先生不會走吧?”

“我去哪兒啊?長生他們還要在京讀書呢。”

作者有話要說:李神仙很威武的!

大家都想要下集預告?下集預告來了:小兒女婚事。阿琰要做封建家長了= =!

☆、結兩姓之好

蕭複禮大腦構造的複雜程度遠遠超過了十三歲年齡組的平均水平,自不是那種一聽說能夠親政就忘乎所以的人,再者,他還沒結婚呢!眼下隻是定下了皇後,婚禮還沒有舉行,一切都還需要鄭靖業保駕護航。

繼與鄭琰詳談之後,蕭複禮又親自到鄭府去見鄭靖業。眼下宮中數他最大,出門也不須向誰打報告,隻需知會一聲帶上足夠的護衛就夠了。這種感覺不能說不舒服!離了鄭家,也許可以去看看先生?順便看一看,呃,榮安郡太夫人?

蕭複禮用力捏了捏交握的雙手,還是算了吧,看完鄭相公再看看先生,榮安郡太夫人那裏,跑出去看一趟不太好。想著心事,蕭複禮也沒覺得手疼。他是乘車出發的,搖搖晃晃間已經到了鄭府門外。

老皇帝在世的時候到鄭府來過幾回,鄭家對於皇帝出現在自己家並不驚惶。鄭靖業與杜氏率眾出迎,鄭家子孫密密麻麻地排列相迎,蕭複禮從車裏探出個腦袋,差點犯了密集恐懼症= =!從車上下來,快步走到鄭氏夫婦麵前,這一家人忽忽拉拉的都低頭垂手的,他得趕緊把打頭的倆人給拉直了。

蕭複禮物質生活還不錯,發育在男孩子裏算是早的了,正地抽條兒,已經與杜氏一般高了,他很急切地拉著兩位老人:“相公與夫人毋須多禮!”又讓鄭琇等人平身。這才說明來意:“我來看看相公。”左右張望了一下。

鄭靖業最是精明不過,知道蕭複禮有話要說,主動請蕭複禮到正廳去。

蕭複禮一手鄭靖業、一手杜氏,心中很有一點羨慕嫉妒恨——他們家好熱鬧啊!人好多!

鄭家子孫很有眼色地沒有一齊跟進去——都進去就太擠了——陪坐的隻有鄭琇這一輩的幾對夫婦而已,這裏麵郭氏是蕭複禮表姑媽,蕭氏是他堂姑媽,都是他不太遠的親戚,也是一室和諧。

蕭複禮先是感歎鄭靖業子孫興旺。鄭靖業笑眯眯地道:“聖人新婚在即,不出數年,大正宮裏一定會很熱鬧的。”

蕭複禮年輕臉嫩,耳朵尖透著粉紅:“相公不要取笑了。”

杜氏聽他的聲音裏帶著一點軟糯,心裏就很喜歡:“這是人生大事,可不是取笑。年輕人,總要成親了才算是真的成人了,叫看著也顯穩重。這十五歲的成了親,與二十歲的還沒媳婦,人就寧願信頭一個。”又問鄭靖業,婚禮怎麼樣了。

蕭複禮不好意思地看了鄭靖業一眼。

鄭靖業胸有成竹地道:“聖人放心,該準備的,臣都準備了,”又勸蕭複禮,“皇太後那裏,聖人還要善待如往昔。孝道最大。”

蕭複禮鄭重地道:“我不欲負皇太後,隻因立後之事,幹係國政,不可不慎而已。我獨一個,如何報答皇太後都是成的,於私,我並不惜此身。國家是祖先披荊斬棘、諸元勳戮力同心、黎庶應命方打下來的江山,於公,我不敢拋棄國家百姓。非幹國政,一切都依皇太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