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段(1 / 3)

後,他找到那個藏著無數屍體的地下室,把兇手抓捕歸案,他又重新翻開日記。這時,他忽然發現,日記的第一篇,每一段的最後一個字連接起來就是:他是兇手。

這一刻,警探忽然有些毛骨悚然:這本日記或許並不是一本真正的日記,而是Alice在察覺到自己的死亡威脅卻又無法擺脫後「偽造」出來的一本日記和證據。既然證據是偽造的,那麼,新的疑團又出現了:這本日記為什麼會如此巧之又巧的出現在警探手中?警探查案過程中的幾個巧合真的是因為運氣好?

最重要的是:直到最後都沒有找到屍體的Alice究竟是不是真的死了?

周明珠合上劇本,深深的吐出一口氣,她不由得抬眼看向坐在自己對麵的編劇張曼華。張曼華和張曼玉僅有一字之差,可是卻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張曼華沒有傾倒世人的美貌卻有令人震驚的才華,這樣的才華,讓她平凡的容貌也跟著動人起來。

周明珠把手指按在劇本硬質的封麵上,輕輕問道:「所以,這就是電影結局?」

張曼華喝了一口紅酒,笑著道:「不追求邏輯的觀眾,當然可以從這部電影裡看到圓滿的結局——兇手落網,警探升職,皆大歡喜。至於那些喜歡思考,講究邏輯的觀眾,那麼他們就可以看到更深一點的東西。」她頓了頓,長長的眉毛往上一揚,她的唇角彎彎的,「而這一切都取決於Alice這個人物的塑造。『There?are?a?thousand?Hamlets?in?a?thousand?people''s?eyes(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

周明珠點點頭,順著她的話接下去:「如果單單是從日記上看,Alice是個普通的小女孩。作為混血兒,她在校園裡一直都備受欺淩,隻有兩三個好友。從學校回家,本應該親近的媽媽又是個嚴厲並且冷漠的人物。所以,她羞澀、自卑,隻能小心翼翼的在日記中記錄著自己『不尋常的愛情』。但是......」

迎上張曼華的目光,周明珠一邊思索一邊接著講到,「但是,日記很可能是Alice偽造的,這從側麵證明了她的縝密並且冷靜的性格。所以,她可能並不像是日記裡寫到的那樣愛著兇手,也許她隻是虛與委蛇,然後通過某種方法逃離了兇手的控製。甚至,很可能就是她在暗中通過這本偽造的日記來利用警探,一步步的揭露兇手犯下的罪惡——兇手哪怕最後承認自己殺了地下室的那些人都不肯承認自己殺了Alice,所以她很可能並沒有死。」

張曼華的眼睛漸漸亮了起來,她放下酒杯,慢慢道:「嗯,還有呢?」

周明珠摸到了思緒,於是也跟著說下去:「日記上的那句『他是兇手』與其說是暗示,不如說是小女孩式的得意炫耀——她設計了這一切,可是終究脫離不了女人喜歡炫耀的天性。這句話揭露開了真相的一角,也讓她原本單調的形象瞬間生動起來。」她垂下眼,給Alice下了最後的定義,「這是一個善於隱藏、雙商極高、傲慢冷靜、睚眥必報的女孩。她從未愛過兇手甚至還因為兇手對自己不正常的癡迷而厭惡他,遷怒對這一切聽之任之的母親。」

張曼華終於露出笑容,這一絲的笑容讓她平常的麵容猶如光照長空一般的明朗起來。

「Amanda還在等我們吃飯,或許我們可以一邊吃,一邊談關於正式試鏡的事情。」張曼華十分矜持卻也不免露出幾分喜色來,「如果一切順利,很快就能簽約。男女主角都已經定好了,定下Alice這個角色後,電影應該就能開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