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段(1 / 3)

在苦苦追尋靈生玉?為何三位皇子還是沒有複活?且玄鴛派去的探子來報,這幾日也未在天山發現靈生玉。

雖然朝堂王座上坐著聽政的是魔雪琴,但其實她明白這些臣子表麵上是說給自己聽,其實是說給滿耳聽,征求他的意見。

無能者無權,常理也。

魔雪琴的修為法力,無疑還不配當一界女王,她頭發的顏色就使得她注定不能服眾。

而當她看向滿耳時,發現其卻是一直眉頭緊鎖,一言不發。

作為玄鴛第一統帥,位列當今天下頂級戰將前三甲,滿耳自是不怕戰爭,不懼啟嘯,不畏仙冥。

當年翰索灣大戰,他金戈鐵馬,以一擋百,馴魂劍一出,擊滅仙兵無數;若不是修月當時下令立刻撤兵,力保皇子,不容商量,滿耳是絕不會在最緊要的關頭隻身撤回翰索灣,當了另天下人恥笑的縮頭烏龜。

在他看來,如今這局勢,注定了玄鴛與仙冥的這第二仗,必然要打,但又必不能打。

打,則為魔梓焰、為雪恥、為國麵;

不打,則為魔雪琴、為子民,為玄鴛。

滿耳心裏清楚,仙冥雖然所剩仙兵數量僅為玄鴛將士的四分之一,但其多是武藝超群的仙靈。

道仙閣培養出來的仙靈哪怕就是初仙、地仙,靈力都不弱,且仙冥目前還有八大上仙坐鎮,外加鎮國神器,這一合力,敵方實力不可預計。

滿耳心想己方能與其八位匹敵的隻有自己跟渴念,再加上靈生玉下落不明,此時發兵,下下策。

更何況,若是主動發兵,則違反了之前與鬼王煌壘達成的條約,而此條約,魔梓焰也是同意了的。

那日三界齊聚玄鴛,恭賀魔梓焰登基,滿耳催動城門的絔血獸試探天山右護法葉刺的真身,無果;待天山使者離開後,鬼王煌壘卻並未著急離開,而是與滿耳私下商量一筆交易。

“滿將軍,墨嫡護法剛剛告知本王,說汲魄的星象軌跡與靈生玉很近,所以汲魄很有可能也在長安。若其所言如實,那麼待梓焰殿下在長安尋得靈生玉和汲魄,本王倒是可以試試看,用幽亡珠探尋下修月女王已輪回於世間的魂魄,說不定可以集齊,助其重生。”煌壘道。

滿耳聞言,眼光閃過一絲詫異。

他詫異的不是幽亡珠的神力,而是他知道擅自催動神器,收集外族亡靈之魄,乃逆命而行,背六道輪回。

其實本在玄鴛大殿上,衛曦對於靈生玉所做的那一大段分析就讓滿耳心生疑慮,隻是沒有公開道出罷了。

衛曦當時說:“若靈生玉被仙冥將士所奪,那麼已將三位皇子的七魂六魄集齊的天帝定會想方設法將其複活,但而今時隔千年,仙冥早已立最幼的子羽為太子,可斷定靈生玉定不在仙冥……”

滿耳當時聽後眉頭一緊,這三皇子的七魂六魄是被渴念琉璃鉞一擊魂散的,連個完整的魂魄都沒有,根本談不上什麼去地鬼投胎或者獻出錮魂石當地鬼生靈。

這打散的魂魄散落在世間,碎片可能在植物裏,花草裏,牲口裏,凡人裏,這些魂魄碎片不會影響其宿主原本的魂魄,但卻要隨著該宿主自然死亡才能抽離。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打散的魂魄就算是被幽亡珠探到了,收集都需要百年之久。

第85章 不戰雙贏

翰索灣大戰後,因突然驟降、且無人可破的結界,滿耳也跟玄鴛舉國子民一樣,在封閉的世界裏活了一千年,故他自是無從知曉這天帝祥適,是如何將三皇子的魂魄集齊的。

他也懷疑過是煌壘,但地鬼祖律滿耳之前也有耳聞,戒律規定:鎮國神器幽亡珠,僅保地鬼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