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門口那幫人嘁嘁喳喳了一會兒,元澈聽見交上罰抄後整個人又恢複了元氣的任語真衝他喊:“元哥,你直直身子唄,從這兒雖然看不見你桌麵,但你趴的這個弧度容易勾起班頭兒好奇心啊。”
任語真身為12班學習委員,除了學習成績過得去,別的方麵還真看不出哪裏適合當學委來——開學兩個月以來,在學習積極性上沒起過什麼帶頭作用,班裏男生搞事情倒是都少不了他的份。
元澈本來想說關我屁事,可學委此言一出,居然有那麼點一呼百應的意思,其他同學也跟著起起哄來:“元哥你坐直一點,咱們再來一張。”
……元澈硬生生地把已經衝到嘴邊的四個字咽了下去。
從小到大,“集體”這兩個字對元澈來說就跟“家庭”沒什麼兩樣,看得懂聽得明白,也知道它既定存在,可就是沒有實感。
他早就習慣了作別人熱鬧的旁觀者,如今乍一被大呼小叫地卷進來,竟不知道該如何反應了。
講台右邊的大傻逼維持著“封麵拍攝”的姿勢,嘴上跟著起哄架秧子:“坐起來,元哥,加把勁,坐起來。”
元澈:“……”
他感覺以“唐喬”為首的幾十號人都向他投來了親切鼓勵的目光。
元澈在全班同學飽含期待的注視下如坐針氈,心裏暗罵了聲操,到底還是緩緩坐直了一點。
門外的十幾號人立刻道:“好了,完美!”
兩張照片在“瞭望口”貼了整整一上午,老馮同誌經過了四五次。
大概是周日的心情比較放鬆,他每次隻在小窗口略一站定,看見學生們都安分守己,低頭學習——包括最讓人頭疼的那個,雖然坐姿不太端正,但好歹也在低著頭看書——感到老懷甚慰,沒進去轉轉就走了。
一上午過去,兩張照片竟與班頭兒相安無事,裏麵傳紙條的、下五子棋的、偷看雜誌小說的,都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完美體驗。
中午十二點半,元澈在尚嘯家的餐桌旁落了座。
由於尚嘯同學剛經曆了一場月考,元澈猜測他這麼鄭重其事的,應該是通過月考成績反映出的問題,終於確定了對文理科的選擇——
尚嘯同誌打小不偏科,是難得的各方麵都很平均的選手,語數外跟體育成績一樣中不溜秋,三年初中上下來,愣是沒發現自己究竟是更適合文科還是理科。
不過老尚和韓姨都不著急,對兒子成績的態度就和對待自家小店的態度一樣中庸。
他們把自己手頭能做的事情都做好了,讓尚嘯吃飽穿暖,過得樂樂嗬嗬,把自家小店打理得幹幹淨淨,飯食做得一絲不苟,至於兒子學習好壞,小店生意如何,那都不是他們特別掛心的問題了。
尚嘯稀裏嘩啦地扒完了一碗瘦肉粥,然後把筷子擱到碗邊,慷慨激昂地宣布:“我月考的時候,趴那寫著作文,突然就靈光乍現,做了個了不得的決定!”
第37章
就在前不久,尚嘯還就文理選擇的問題詢問過元澈的意見,不過在這種抉擇上,旁人無論如何替代不了,到頭來還得自己拿主意。
元澈自己肯定是要選理的。喜歡和擅長同樣重要,如果兩樣恰巧疊加在一起,那就是再確定不過的答案了。
現在他等著聽尚嘯自己的決定。
結果那貨站起來,手臂一揮,說:“我決定讓我們家的米線跟上時代的潮流,利用現在互聯網和物流的便利,讓我們家米線從胡同裏走出去,逐步推向全市、全省、全國!如果順利的話,還可以做做出口貿易。”
元澈:“? ”
如果這是在學校或是隻有他們兩個人的地方,元澈應該會不帶惡意地嘲他一句:“做卷子做睡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