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於它的人,也不會缺看不慣它的人。
內閣大學士吳雪緯便是其中一個。
他向來與孫仁商不對付,這會兒有人告孫仁商的兒子,吳雪緯樂得給人添堵,便召了門下學子,也摻了一腳。
讀書人可不是吃素的,折子如雪花一般飛入,上頭引經據典,說得頭頭是道,要求刑部重審此案,若刑部不理此案,就是大周的恥辱,刑部的眾位大臣,就是千古的罪人。
被連著扣了幾頂搖搖欲墜的高帽,刑部的壓力便越發大了起來。
等到了四月初,天子被迫出麵,下旨命刑部翻出此案,重審。
作者有話要說: 熬夜一時爽,一直熬夜一直爽
第73章 細沙
冬寒已過,鹹熙宮裏的晚梅、迎春,還有早放的桃花,熱熱鬧鬧開了滿後山,正是一派好景致。
這日晨起,孫太後坐在鏡前,身後的金釵執著玉梳,細心為她理妝。
連著試了幾支鳳釵,孫太後都覺得不好。她將釵往桌上一擲,怒道:“就沒一樣東西是合心的。”
金釵忙停下手,先仔細瞧了瞧孫太後的神色,思忖了一番,才道:“娘娘可是為三爺那事煩心麼?”
不說倒好,一說,孫太後氣不打一出來。
她恨道:“瞧不出來,這新忠勤伯可是個不省心的。前兒同我們歡歡喜喜互贈大禮,一翻臉,竟幫著那曹氏狀告三哥。難道他會不知這事牽連到孫家麼?卻仍上趕著攪和進去。要說他沒別的心思,我可不信。”
金釵便道:“奴婢聽說,都是因那曹氏貌美,忠勤伯欲在美人麵前獻殷勤,所以才如此這般。”
聞言,孫太後皺起眉:“這又是哪裏傳出來的?我怎麼不知道。”
金釵掩唇笑道:“都是街巷裏流傳的。說忠勤伯鞍前馬後照料著母子二人,還將他們接進了忠勤伯府居住。娘娘聽聽,若真要為曹氏的亡夫討公道,何必將人圈在自己身邊,這不是招人閑話麼?”
她又道:“況且寡婦門前是非多,那曹氏整日拋頭露麵的,想來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曹氏為亡夫一案終日奔波,到了金釵嘴裏,卻成了招蜂引蝶不肯安分的罪證,真是令人唏噓。
但孫太後聽了,心內舒暢不少,點頭道:“自然。她那丈夫就不是什麼好的。當初為了一塊地,死活不肯出讓。難道三哥會不給他錢麼?這事雖然三哥也有錯,可要不是鄭侑油鹽不進,三哥也不會急了眼,想出那等下流招來。”
金釵應道:“三爺瞧上他的地,是他的福氣。到底是姓鄭的不惜福罷了。”
如此說了一番話,孫太後氣順了不少。
她又問:“家裏可同忠勤伯通過氣兒了?叫他眼睛放亮些,姚氏一族又不是沒有其他男丁,他不過撿了個便宜。位置還未坐穩呢,就想著往石頭上撞,也不怕賠了夫人又折兵。”
金釵便道:“奴婢記下了,一會兒遣人出去問問。”
孫太後才點頭,又道:“去庫房尋幾支新釵來,來來回回都是這幾種花樣,我都看膩了。”
金釵也應下,轉身正要叫人同去,卻忽然有金縷,捧著一叢粉桃,自門外走來。
見狀,金釵奇道:“一早上沒見你,你去哪裏偷懶了?”看見金縷懷裏的桃花,又笑著問,“哪裏來的這些?”
聽見金釵的話,孫太後也跟著回過身來。
金縷便先一福,又抱著桃花上前,朝孫太後回道:“是從福宣齋前摘的,那裏的桃花開得好豔。奴婢早起巡視了一回,正好瞧見,想著近日娘娘煩憂,不如折幾支開得旺的來,盛了水放在屋子裏,也叫娘娘換換心情。”
她懷裏的幾枝桃花,果然都是一團一團,細嫩如脂玉,層疊如輕雲。湊近了,還有隱約的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