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段(1 / 2)

軟榻上想事情,穿過來將近一個月,她慢慢的從梧桐口中打聽到了許多關於平陽候府的事情,她這副身子今年17歲了,因為養的不好所以看著還是十五六歲的樣子,按說這個歲數的姑娘家都已經出嫁或定親了,可因為她在府裏不受重視的原因,一直拖到了17歲還沒有說親事。

她所在的府邸是平陽候府,大老爺顧昌也就是顧婉兒的父親是府裏的獨子,在前幾年老太爺去世後就繼承了府裏的爵位,他的妻子張氏是長平伯府的嫡長女,張氏膝下走一兒一女,嫡長子張文今年十八了,去年娶了親,娶的是張氏的親侄女小張氏,三姑娘顧妍兒今年將將十五歲,張氏現下正在給她相看。

平陽候顧昌除了有一個正妻外,還有兩個姨娘,王姨娘和李姨娘,王姨娘是通房丫頭升的姨娘,跟了顧昌許多年了,為顧昌生了一個庶長女,名叫顧妤兒,前兩年已經出嫁走了,李姨娘是府裏的良妾,是京郊一個秀才公的女兒,十幾年前大老爺顧昌去京郊遊玩,李氏偶然看到顧昌便芳心暗許,後來求了父母找門道被送進候府。她為顧昌生了三個孩子,二姑娘顧婉兒、四姑娘顧如兒和二少爺顧武。顧如兒今年十四歲了,顧武今年才十二。

大老爺平陽侯不重女色,這也是他四十多了府裏還隻有兩個妾室的原因,當時收下李姨娘,雖然是因為她的姿色好,但是他並不是一個會沉迷於兒女情長的人,一個月的時間,他有二十日都不會踏進後院。往好裏說,他這叫清心寡欲,但往壞裏說,說句冷心冷肺也不為過。大老爺骨子裏確實冷血,她雖然孝順母親,敬重妻子,但這些都不是他看重的,他看重的隻有一樣,那就是他的仕途,誰要是阻了他的仕途,他絕對不吝惜毀了他。

顧昌現在任太常寺卿,正三品京官,品級不算低,但顧昌本人不太滿意,他野心大,就是正一品也敢想想。

李姨娘偏疼顧如兒和顧武,對原身不聞不問,她第一胎生了個閨女後非常失望,原想著讓這個閨女招個弟弟出來,可第二胎依舊是個閨女,李姨娘心如死灰,漸漸的也就厭惡上了原身,覺得她是個命孬的,招不來帶把的,起先李姨娘對顧如兒也不重視,但等到她第三胎生了個兒子後,李姨娘欣喜若狂,對顧如兒也多了幾分喜愛,她覺得是顧如兒命好,所以才招了個弟弟出來,這樣想著,她愈發的對顧如兒好起來,認為這個女兒是有大福運的。

顧如兒嘴甜又精明,李姨娘特別寵她,而原身顧婉兒就是個鋸嘴葫蘆,半句好話不會說,顧如兒也特別厭惡這個庶姐,覺得原身給她丟人了,後來原身的模樣漸漸長開,顧如兒更是嫉妒的不行,就那個鋸嘴葫蘆也配這樣的好樣貌?嫉妒漸漸衝昏了她的頭腦,在臘月初三的時候,顧如兒趁原身一個人在池塘邊走路的時候一把把她推了下去。臘月天,池塘裏的水冰涼刺骨,顧如兒小小年紀心倒是挺狠。

想到這,顧婉兒嘴角露出一個嘲諷的笑容,這母女倆,真是一個比一個壞。她穿過來之後繼承了原主的記憶,在記憶裏,她落水的一瞬間看到推她的人身穿一件大紅色的暗花繡襖,而這件衣裳,顧如兒恰恰有一件,這也是她為什麼知道推她的人是顧如兒的原因,若是原身份沒死,她醒了之後肯定會說是顧如兒推的她,可府裏的池塘偏僻,顧如兒又比她受寵,最後這件事肯定會被壓下去,不僅如此,原身還會落得個冤枉姐妹的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