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件事沒有顧如兒的手筆在裏麵,顧婉兒是不信的,不過她就奇了怪了,在原身的記憶裏,她並沒有得罪過顧如兒,為什麼顧如兒要處處和她作對啊?
顧婉兒也沒什麼東西可收拾的,她隻把平日裏攢的銀子和首飾拿了,衣服也拿了幾件,原身不受寵,衣櫃裏的衣服實在是少的可憐,其他零零碎碎的東西都是梧桐去收拾的,不過原身的東西少,隻一個大包袱就把東西裝幹淨了。
李姨娘帶過來的大包袱顧婉兒打開看了,裏麵有一張五百兩的銀票,還有幾十兩的碎銀子,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首飾衣物什麼的,顧婉兒沒有那麼硬的骨氣,她現下沒有銀子傍身,去了王府也是舉步維艱,這樣想著,她就讓梧桐把這個包袱收起來了。
顧婉兒是下晌的時候進的王府,出府之前,老夫人和大夫人都給她送來了所謂的“添妝”,因為她是入王府做妾的,所以兩人給的都是銀票和銀子,顧妍兒也派人送了一支金簪過來,按規矩女子出嫁姐妹和長輩都要給添妝的,所以顧妍兒縱使和顧婉兒關係不怎麼好,還是派丫鬟送了支簪子過來,姐妹中隻顧如兒沒有表示,不過顧婉兒也不在意,無論她們事後如何表示,顧婉兒也不會領她們的情,這比賬,若是有機會,她必會讓她們償還的。
去王府之前,大夫人讓丫鬟給她送了一身粉色的“喜服”,因為她是去淩王府做妾的,所以不能穿正紅,顧婉兒默默的由著梧桐給她換好衣裳,梳好發髻,她的心裏隱隱的有些泛酸,這輩子的自己,是沒有機會穿大紅喜服了。
顧婉兒是從王府的西北角門進的淩王府,她是來做妾的,自然是不能開正門的,顧婉兒也沒什麼好矯情的,她不知淩王府的深淺,現下她隻想默默的在府裏當個透明人,好好的保住命,至於其他的,她還沒什麼心情想。
不知走了多久,小驕終於停了下來,她頭上蓋著粉色的蓋頭,由著梧桐緩緩的把她扶了下來,蓋著蓋頭雖然看不清外麵的一草一木,但隱隱約約看個大概還是可以的,她睜大眼睛打量著前麵站著的一位嬤嬤,那位嬤嬤約莫有四五十歲的年紀,她正在和一旁的管事說話,不知兩人說了什麼,那管事聽了後就招呼那些抬轎子的人出去了,顧婉兒現在所在的地方像是一個小院,說是小院,其實已經不小了,至少她目光所及之處並不是院子的盡頭,至於這個院子有多大,那得等她以後逛過才知道了。
那位嬤嬤緩緩的走到梧桐很前,衝她說道,“你帶著顧氏進屋吧,王爺現下不在府裏,得下衙才能回來。”
這是王爺開府之後送來的第一個妾,孫嬤嬤作為淩王爺的奶嬤嬤,早就開始操心王爺的子嗣了,可王爺不願意成婚,皇上也縱著他,沒辦法,孫嬤嬤隻好把主意打到府裏的丫鬟身上,想給王爺預備幾個通房丫頭,但王爺知道後嚴肅的拒絕了,孫嬤嬤也是沒有辦法,而且因著王爺在京裏有“好龍陽”的傳聞,這些年隻有往府裏送清秀小廝的,送妾的倒是頭一回見,孫嬤嬤知道了後高興不已,沒向王爺報備就自顧自的讓顧婉兒進了府,她隔著蓋頭仔細看了看她的長相,雖然看不太清楚,但還是隱約能看出顧婉兒的美貌,孫嬤嬤更是滿意不已,王爺遲遲拖著不成親就罷了,但身邊不能一個女人也沒有吧,丫鬟不願意要,妾室總行了吧,看王爺這次還能找什麼理由推脫。
因為她是淩王爺的奶嬤嬤,所以王爺平時非常敬重她,待她也很親近,因此,孫嬤嬤的底氣比別人格外的足了些,要不然她也做不出不報備就讓顧婉兒進府這件事,她相信,她既然把顧婉兒接進府裏來了,王爺就不會再做出打她臉的事,隻要這個顧氏順利留下來了,她就不信長此以往王爺還能無動於衷?至於龍陽之好什麼的,孫嬤嬤是絕對不相信的,她家王爺雖然不好女色,但也絕對不可能喜歡那些勞什子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