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勞作後,不到一年顧如兒就蒼老了許多,剩下的後半輩子,她便一直活在日複一日的勞作中,直到死去,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思㊣兔㊣網㊣
因著顧如兒和顧妍兒,平陽候府自然是沒少向顧婉兒求情,之前洗三宴沒見成她,他們後來便改為寄信,顧婉兒閑暇時會翻一兩封看看,顧如兒落得此下場是她自作自受,她自然不會讓皇上放她出來,但顧妍兒之前在閨中雖不和她交好,卻也沒和她交惡,後來和她的關係也不錯,雖然她是看重皇上的地位才和她攀關係,但兩人卻也略有些交情,她想了想,便朝周墨之開了口,“若顧妍兒對此事知情,那就全憑皇上處置,若她真對此事不知情,我想著讓她和周文碩和離後歸家也未嚐不可。”
周墨之沒多考慮便答應下來,之前這個顧妍兒在宴會上也照顧過婉兒,而且她又對此事不知情,放出去就放出去吧,就當做了一件善事。
顧妍兒在小院中待了兩個月後重見天日,皇上準她和離,她沒多思索便答應下來,她素來是個理智的,雖對周文碩有些感情,卻也不想在這小院中陪他待一輩子,和離歸家後,她去宮門口磕了幾個頭,她心裏明白,能被放出小院,自然是她這個二姐幫的忙,現下她想起那兩個月來,都不禁打著寒噤,周文碩是個從沒做過粗活的,兩人又沒有伺候的人,粗活累活自然就壓在她身上,有時周文碩煩悶起來,還會對她發脾氣,這樣的日子,她自然是不想過,這也是她沒多考慮就和離的原因之一。
之前她還對顧婉兒有些嫉妒,現下卻是不會了,她能走出小院重見天日,已然是夠幸運了,其他的,她也就不求了。隻要能過著平平淡淡的小日子,她這一生便滿足了。
顧妍兒和離歸家後,大夫人對顧婉兒感激不盡,還朝宮裏遞了帖子,想當麵感謝她,顧婉兒自然是沒有見,大夫人沒法,也學著顧妍兒在宮門口磕了幾個頭才起身離開。
她雖更看重兒子些,但對妍兒這個閨女她自然是極疼的,現在放出來了,她自然對顧婉兒感恩戴德。
顧妍兒回平陽候府後,知道自己若一直待在府裏,對候府的名聲也不好,她是準備自請去寺廟青燈古佛的,大夫人雖知道這個道理,卻沒答應,青燈古佛一輩子,得多苦啊,她給她尋摸了一個小戶之家,那家不是做官的,隻是京城附近的鄉紳地主,雖然門戶不顯,顧妍兒嫁過去平平淡淡過一生也是可的。
顧妍兒沒多考慮便同意了,她是嫁過一回的人,再嫁便也沒什麼好挑的,她也知道母親心疼她,沒給她挑那些高門顯戶和官宦之家,若不然因著她現下的情形,嫁過去了就是受不盡的磋磨。
顧妍兒這一生過得很平淡,嫁過去後和地主夫君相敬如賓,後又生了一雙兒女,到了晚年,孫輩有了出息,通過科舉入了朝中為官,孫輩們對她也都極為孝順,她後半輩子的日子,過得著實不錯。
李姨娘看顧妍兒被放出來了,心裏也存了些許小心思,既然顧妍兒都能放出來,她的如兒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