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陳福典采寫的新聞,就發表在了古南日報的頭條,那張趙牧晨抱著孩子站在鄉民們中間的照片,抓拍得非常好,趙牧晨的慈愛和鄉民的笑意全都寫在臉上,看起來是那麼和諧那麼幸福。馮永斌為此專門配發了評論:《取得民心是根本》。
這樣的重磅新聞,把春江集團大興村再次推到了全省人民的麵前。不過,這次大興村展現的,是非常好的一麵。鄉民們文明有禮,大興村古樸厚重,讓全省人民看到了大興村決然不同的地方。這樣美麗的鄉村,這麼淳樸的鄉民,無論如何都無法和那次“爆洞”聯係起來。
林傑回去之後,也在思考趙牧晨臨走前對他說的那番話。
隆江集團書紀劉玉三調走後,作為主持隆江集團全麵工作的副書紀、助理林傑在思考春江集團班子的調整,同時,也在考慮大興村開發的事情。
趙助理來到大興村之後,把大興村開發成春江最美的鄉村,這不僅有經濟價值,更有政誌意義!
接下來的幾天,古麗青在陪著相關人員進行大興村被汙染的數據統計,在大興銅業公司撤出大興村之前,把所有鄉民的損失賠償到位。
陳宏雲也去了大興村采訪,見證了趙牧晨在大興村的每一個鏡頭,可是他采寫的新聞卻沒有被任何報紙刊用。連隆江報都是用陳福典的那篇特寫。
陳宏雲覺得很有失落感。同時也感受到了自己和陳福典的差距。
關鍵的時候,就是水平能力的體現。
那天,陳宏雲正為這件事情而懊惱的時候,他的同學馮瑞斌從市裏回來,特意到辦公室來看他。
馮瑞斌是馮永斌的弟弟,在市電視台當記者,已經是記者部副主任了。
那天采訪趙牧晨到大興村的事情,馮瑞斌也到了現場。隻是,上鏡的記者不是他,他在幕後指揮。
送到省台的片子,是他和其他人一起剪輯出來的。
陳宏雲看著他,說:“你小子這次立功了!”
“立功?嗬嗬,也談不上,可能有個年度好新聞獎。”馮瑞斌說。
“那還不是立功啊?我要是能在趙助理這件事上獲得個好新聞,死也無憾了!”陳宏雲說。
“看你那點出息!”馮瑞斌說,“你和陳福典搶新聞,搶得過他?他可是春江多年的一支筆,見過大場麵,寫過大新聞。寫這樣的經典新聞,向來是他的拿手好戲。別跟自己過不去。”
“說是這樣說,心裏還是不能原諒自己。”陳宏雲說,“像這麼大的事情,我們春江集團居然沒有自己的報道,作為分管報道的負責人,想想都有些失落和不甘。”
“我在貴和市看到了一份報紙,拿來給你看看,或許對你有啟發。”馮瑞斌說。
然後拿出一份四開的小報,遞給陳宏雲。
陳宏雲漫不經心地打開報紙,並沒有覺得這是一份什麼重要的報紙,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
當他打開報紙,看到的報名是《貴和報》,報頭下麵寫著:主管:貴和集團,主辦:貴和隆江宣傳委。
咦,這是貴和自己的報紙!
陳宏雲抬起頭,看了看眼前的老同學。頓時,他的眼睛裏放出了光芒!
他明白馮瑞斌給他這份報紙的含義了!
“什麼時候創刊的?”陳宏雲翻動著報紙問道。
“去年底,每周一期,算是周報。”馮瑞斌說,“不過這份報紙沒有刊號,隻能內部贈閱,目前貴和市各級集團機關,企事業單位都有贈閱,發行量達到了五千多份。財政全額撥款,每年大概撥款十萬塊錢,由貴和隆江報道組那幫人馬來負責采寫和編輯。在貴和市得到了認可,據他們反映還能拉到不少廣告,盤活了報道組的人員,增加了經濟效益。”
貴和市是集團級市,行政級別和春江集團是一樣的。但是貴和市有幾大支柱產業,冶銅業和化肥廠,經濟效益好。整個市裏的財政比春江集團好多了。機關單位員工的工資都比春江的高出一大截,這讓春江人好生羨慕。
“這是個好主意啊!”陳宏雲有些激動地說,“貴和市能做,我們也能做啊!報道組的人員采寫的新聞,首先可以發在我們自己的報紙上,然後給隆江報、集團報,這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啊!再說,像趙助理來到了春江這麼大的事情,我們完全可以利用我們自己的報紙把這個新聞做大做活,做成整版來加以宣傳啊!”
“我看可以,隻要集團書記隻持就可以做了。每年十萬塊錢,對於集團裏來說也不是什麼大數字,能把集團的各項政策精神通過這份報紙更好地傳達下去,這樣的話,集團就是多花點錢,也是值得的。”馮瑞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