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有情調(1 / 2)

“明天,我們就將紅紅火火地入住新樓,這是春江曆史上的大事,更是我們在座的各位的大事。新的辦公大樓,在我們的財力能夠承受的情況下,力求做到最好。無論是室外的綠化布置,還是室內的裝修設計,辦公用品,都是按照花最少的錢辦最好事的宗旨,去采購布置的。現在這座新的辦公大樓,不說是江油集團最好的集團級集團大樓,至少我們在隆江集團的兩集團兩區裏,是說得過去的了。當然,我們也不是要爭什麼第一,辦公大樓的用處就是用來辦公,一切從實用的角度出發,兼具現代化的美感。隻是,我們這座大樓,在最初的設計定位上太過於個人化,以至於我們後來要改變,都是非常艱難的。因為整體的框架設計已經成型了,要改也隻是內部的小改動。華興公司在這方麵也是下了功夫的。裝修裝出了個性,也裝出了實效。相信,這個大院,將是今後一段時期,春江的對外門麵。明天良辰吉日搬遷入住,相信在座的各位入住新樓後,都將迎來好運!”

蔣能來很是慷慨激昂地說道。

古麗青知道他的意思,他就是要貶低李健楠定位的這個樓設計得不好,因為當初是李健楠拍板用這個方案的,其他人縱然有意見也不敢吭聲。這棟樓就是一個活脫脫的“黃”字,濃縮的就是李健楠的個人主義思想,霸氣外露。當年蔣能來在這件事上是沒有任何發言權的,所以至今心裏都憋著一口氣,如今終於可以吐出來了。扁擔倒了就是蛇,這是春江人的古話。李健楠已經倒了,蔣能來怎麼評論他,都是蔣能來的事兒了。

對於蔣能來剛才的論調,古麗青聽著卻是心裏不爽,她接過話頭,說:“新集團大院的竣工落成,確實是春江的一件大事。從規劃到現在,經曆了七八年的時間,耗時之久,曆經波折,明天,我們在座的各位終於有幸,可以告別這棟老樓,進入新的現代化的辦公大樓辦公,這也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沒有前人的規劃和建設,就沒有我們今天的這份幸運和享受。所以,不管這個大院經曆過什麼,我們每一位能入住的幹部,都應該心存感恩。我們的事業也一樣,都是在前人打下的基礎上,來進行的,沒有前人的基礎,就沒有我們今日的成績。”

古麗青說完頓了頓,看了看旁邊的蔣能來,發現蔣能來嘴角露出那麼一絲鄙夷的微笑。

他心裏在想什麼,古麗青自然也是一清二楚。

把所有的功勞背到自己身上,把一切的不利都推給別人,這就是蔣能來的做法。古麗青自然不能讓他這樣來說李健楠。本來這樣的場合,她不應該為過氣的李健楠力爭什麼,但是心裏的那口氣卻是咽不下去。

看到蔣能來沒有什麼反應,古麗青接著說:“搬新家過新年,這是高興的事兒。但是,我們也應該想到,還有一些貧困人口,不僅無法搬新家,他們有的甚至連這個年都不知道該怎麼過。所以,歲末年尾,我們應該把目光轉向鄉村,去看看那些在溫飽線上掙紮的人,給予他們一些關懷和幫助。冬天是寒冷的,但是我們要把溫暖送到那些需要關愛的人們家裏,讓他們感受到集團對他們的關心。往年,我們也會開展這樣的送溫暖活動,今年,我建議把這個麵要擴大一些,盡量把關愛送到每個鄉片每個村的特困戶家裏,建議集團、集團、人在大和政協、紀檢五大班子成員,都行動起來,分頭走訪,讓這些特殊的家庭能過一個溫暖祥和的春節。”

蔣能來看了看古麗青,有些不明白,她怎麼突然間提起這個話題?把麵擴大?什麼意思?難道要每家每戶都送到嗎?要如此勞民傷財幹什麼?溫暖年年送,大家都心知肚明,領導下去走走,鏡頭跟著拍拍,電視裏露個臉麵,這事兒也就算是做了!那麼多的鄉片那麼多的鄉村,每個鄉村都有特困戶,要基本送到,這年前都得忙死了!他瑪的,做個樣子也要做得這麼累麼?蔣能來心裏很不痛快。

“古書紀剛才的提議,我覺得理論上很不錯。每個特困戶都需要關心和關愛,把黨和集團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這也是體現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蔣能來說道,“但是,我不主張把麵鋪得那麼廣。因為年尾的工作很忙,我們大家都要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工作上。顧此失彼,反而得不償失。溫暖年年送,領導走幾家,這是慣例。對於那些特困戶,我倒是建議可以讓各個鄉片自行解決,把過年的大米和油發放下去,一樣可以體現我們集團的關心和關愛。沒必要親自下去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