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段(1 / 3)

氏倒沒覺得兒媳婦說的不對,見她說了一半後不說了,於是她接著她的話說:“這個倒是不必擔憂,這個魏二爺……本事的確不小,絕不是你們看到的那種浪蕩子。”又望向一旁的女兒,有些鬆了口氣的樣子:

“榕兒這門親事若是說得穩妥了,明年蕭兒再中個進士,謀個一官半職,好好做事……娘心裏,也就沒什麼遺憾了。”

刑氏半輩子都是在為一雙兒女操心,如今眼見著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她忽然覺得肩上輕鬆了不少。

葉榕是最明白母親良苦用心的,母親半輩子困在這偌大的侯府,一直隱忍著,為的就是她與哥哥。母親過得不好,其實隻要她願意書信去南方告訴外祖母舅舅們,外祖母舅舅們定會為她做主。

到時候,和離歸家,肯定也是十分順利的事。

可母親並沒有這樣做。

她也是做過母親的人,心中明白,為母者則剛。一個母親,為了兒女,是會心甘情願付出很大的代價的。

就像她那一世病逝的前夕,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一雙兒女。尤其是女兒。

重生回來也有一年多了,葉榕心中從不曾忘記過一雙兒女。心裏記掛著他們,希望他們在那一世一切都好,就怕他們會受委屈。

這一世,是沒有母子情緣了。她雖然遺憾,但卻不後悔。

與魏昭結為夫妻這件事情,她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魏家權大勢大,魏昭本人也是個極有手腕的,隻要日後魏國公府不再如前世一樣獲抄斬大罪,嫁給魏昭,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許是從前吃過用情太深的虧吧,所以,如今倒是不敢再輕易把心交出去。但她可以保證的是,若是結為夫妻,定一心一意待他,與他一道共度難關,把日子好好過下去。

至於情愛這種東西……

其實她從一開始便是錯的,像她這樣的大家閨秀,議親便是結兩姓之好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裏來的男歡女愛?婚姻,不過都是以雙方的利益為出發點。於兩個家族有利的婚姻,便就是一樁好的婚姻。

至於別的,實在不敢奢求。

這些日子,不但魏昭經常登門來與葉蕭這個未來大舅兄探討學問,就連魏二夫人,也是隔三岔五便來走動。久而久之,葉老夫人便也瞧出些端倪來。

尋了個請早安的機會,她直接問刑氏:“近來你可是在幫榕丫頭說親?”

刑氏知道這事兒瞞不住,且她也沒有想瞞,所以此刻老太太問了,她便回了。

“我與魏二夫人都有這個意思,隻是魏家人說,如今魏二爺也沒個功名在身,不好貿然來求娶。隻想著,等來年魏二高中了進士,再正式登門提親。如今,兩家就當提前走動聯絡感情。”

老太太點點頭,心中是很高興的,頻頻點頭:“魏家不錯。”又說,“且不論這魏二自身條件如何,就這魏國公府的門第,也比咱們葉侯府門第高出許多啊。老大媳婦,你能替榕丫頭籌謀到這樣的一樁好姻緣,實在很不錯。”

高興之餘,老太太忽而又有些愁緒湧上眉心來。

如今家中四個丫頭,一個已經嫁人,一個已經定親,如今讓她最擔心的榕丫頭婚事也有了著落,也就隻剩下桃兒一個了。

桃兒說起來也是侯府貴女,就算是庶女,那身份也自然比一般的小官之女高很多啊。怎麼如今,卻沒個像樣的人家來向她提親呢?

登門來向桃兒提親的那些人家,別說奢望像魏、顧、徐這種門第的了,就連跟葉侯府差不離門第的都沒有。就算桃兒下嫁,那也不能下得太多啊。再說,那些上門給桃兒說親的兒郎,也委實太差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