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坐上位。於是,玉郡王太妃與麗陽大長公主二人坐上位,葉老太太跟魏顧兩家夫人還有刑氏一起,坐在下麵。
太妃論起來還是大長公主的皇嫂,所以,在大長公主麵前,她倒是端足了架子。
說來也是巧,這郡王太妃跟大長公主年輕的時候有過點過節,幾十年過去了,兩人都還不怎麼說話。平時宮裏的宴會上見著了,不過就是點頭之交,都不坐一桌吃飯。二人也都沒想到,多年後再聚頭,倒是在這葉侯府上。
其實太妃本來沒這麼早回京,是昨兒夜裏,魏昭騎快馬親自去城外寺裏請的她老人家。魏昭撿了重點說,太妃一聽,立即就收拾包袱回京來。
她是早答應了魏家二夫人要替她家小子做媒說親的,隻是以為不著急,她就出城住了幾日。但沒想到,就這個空檔,顧家竟然想趁虛而入。
她怎麼可能允許!
所以連夜回京,覺都沒好好睡。隻換了身衣裳,就跟隨魏家母子過來了。
太妃信心滿滿,也不跟顧家老夫人說話,隻對葉老夫人道:“魏家下的聘,你可還滿意?”
葉老夫人一個激靈,有幾分局促,但還是僵著背脊說:“滿、滿意,自然是滿意的。能勞動您老人家屈尊說媒,是我家榕丫頭的福氣。”
太妃:“既是滿意,那這親事就算是成了。定個良辰吉日,魏家到時候也好上門迎娶。”
“且慢。”顧老夫人笑得慈愛,“皇嫂,魏家瞧上了榕丫頭,我們顧家也瞧上了榕丫頭。既然今兒是一起登門的,怎麼能就這般草率定下跟魏家呢?”
見大長公主笑容慈和,太妃笑得比她還要慈和:“麗陽不說,我以為你們婆媳祖孫隻是來串門走親家的呢。你們家老二不是已經定下了葉家三姑娘了嗎?怎麼,三姑娘看不上,如今又看上大姑娘了?”
太妃說話夾槍帶棒,但顧老夫人始終很隨和客氣。
“葉家三姑娘是跟仁義定的親,今兒來,是給忠孝說親的。”顧老夫人樂嗬嗬的,還笑了兩聲,“一家有女百家求,葉家大姑娘好,魏家看重,我顧家也十分看重。”
太妃也笑兩聲,笑得冷冷的,有些瘮人。
“你們顧家再好,人葉侯府也不差。沒道理,白白兩個好姑娘都去給你們家當媳婦。麗陽,你是公主,又是陛下的長輩,一言一行代表的是皇家顏麵。這些規矩,你總該是懂的吧?”
顧老夫人依舊笑著道:“我看也沒什麼,姐妹二人成了妯娌,日後還能相互照應有個伴兒,多好。再說,也不是什麼規矩不規矩,也沒哪條律法明文規定不能這樣做。很多事情,做得人多了,大家或許會默認形成一種風氣。”
“說不定,日後姐妹嫁兄弟,還會被讚頌呢。”
太妃卻完全不給這個公主麵子,直戳她軟肋:“從前你們顧家好的時候,也不見登門來替你們家長子嫡孫提親。如今正處風尖浪口上,倒是敢厚著臉皮登門了?若你們真疼這葉大姑娘,怎會拉她入火海?”
“還是說,瞧人家丫頭老實善良,你們就盡撿軟柿子捏?若是這樣,我可瞧不起你們。”又看向顧旭,“忠孝,你素來是仁厚仗義的好孩子,你怎麼說。”
顧旭立即起身,抱手回話說:“顧家如今雖有事纏身,但孫兒敢保證,顧家定會安然無恙。若非如此,孫兒也不敢來上門提親。”
“你保證?”太妃不信,“你拿什麼保證?”
顧旭抿了下唇,倒是狠得下心去,嚴肅:“拿孫兒的項上人頭保證。”
“忠孝!”顧老夫人麵色微凝重了些,譴責他,“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你怎可發這種毒誓?快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