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段(1 / 3)

。”

自古就有“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噴”這樣的俗語,處在權勢頂端,替陛下辦事的,又有幾個最後能善終的?最好的下場,不過就是功成身退,自主放權。若貪戀權勢,被君王查辦,也是遲早的事兒。

這些道理,顧家不可能不明白。

倒沒再一直揪著顧家的事情說,魏昭想到了葉榕的大舅刑德裕來,便說:“再有些日子,到了年關,你大舅就要回京述職了。”

葉榕看向他。

魏昭繼續道:“此事我與父親說了,父親又跟伯父商議了一下。最後決定,力薦你舅父任兵部左侍郎一職。”

兵部左侍郎雖隻為副官,但因曆代來兵部尚書一直乃是虛職,所以,兵部的實權其實是掌握在左右二位侍郎手中的。侍郎一職為正三品,管的就是各軍軍製編改以及軍隊調遣等一應事宜。

以後打交道的,也是諸位手握實權的勳貴軍官,有一定升任降貶的權力。若她父親還有軍權在手的話,見著兵部的侍郎大人,也得鞠躬彎腰打哈哈。

這樣的一塊肥肉,指定有很多人爭奪,又豈是會輕易落到舅舅一個外來官手中。

葉榕說:“陛下會答應嗎?”

魏昭分析道:“陛下疑心重,京中各官員明著暗著多多少少都有些結黨營私的意思,陛下怕是不會在京官中選。你舅父常年外任,刑家又是初來京城,沒有根基。且你舅父多年外任的地方政績是有目共睹的。再有朝中伯父與父親等人力薦,陛下想必會同意。”

葉榕道:“如今魏家葉家結親,全京都是有目共睹的事情。刑家又與葉家是姻親。若是公爹與伯父朝中力舉,怕是有人會說舉人唯親。”

這一點,魏昭自然思慮過。

他說:“我魏家一門皆為文官,素來文臣武將都是敵對的。或許,陛下會有利用魏家一門姻親對付滿城勳貴的意思。勳貴權重,陛下早忌憚了,若有文臣任兵部侍郎一職,日後鉗製勳貴軍權,總好過他們自己人任此職,從而暗中勾結的好。”

魏昭這樣一分析,葉榕就沒什麼好說的了。她自然明白了他的意思。

並且她也覺得他分析得很對,步步都是鑽營了天子之心的。京中軍權散落於諸勳貴新貴手中,不集中,皇權自然會受到威脅,陛下不可能坐視不理。

既然自己知道了這事兒,葉榕也沒有瞞著外祖母母親和舅母的道理。所以,當中午吃完飯,隻有她們幾個人在的時候,葉榕就把魏昭對她說的告訴了外祖母母親與舅母。

正三品的兵部侍郎一職,倒是有些出乎刑氏幾人的意料。不過雖有些意外,但細細想想,倒也覺得合理。

刑氏說:“論起來,你大舅倒是有這個資曆跟能力。他外放這麼多年,若他有心鑽營,若朝中有人提攜,他也早該入京來為京官了。不會到了四十多快五十的年紀,還隻是一個四品外放官。”

“不管任何職,不論品階大小,都是替天子百姓辦事的。日後這樣的話,你少說。”刑老夫人提點女兒。

刑氏閉嘴了,隻應著:“女兒明白。”

刑老夫人又道:“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自古以來,都是福禍相伴的。且不說老大能不能調任成功,若真做了這兵部侍郎,日後咱們出門行事,一言一行一舉一止,都更要小心著些。”

“兵部侍郎這個位置,可不好坐。弄不好,得罪的盡是些勳貴權勢。”老夫人先把嚴重性擺了出來,讓大家警醒,後又道,“不過,隻要老大規規矩矩做事,真心實意替天子百姓著想,再大的權貴也不能隨意拿他如何。”

“得之勿喜,失之不悲……平常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