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亂五
“報--啟稟皇上,淮南王謀反起亂,從淮南一路正朝著長安行進。”
“報--匈奴侵入,匈奴兵正在玉門關集結。”
“報--梁王說皇上囚禁太皇太後,是為不孝,他要求皇上釋放太皇太後,否則就起兵推翻皇上的政權。”
連續三個人緊急進宮,就好像是早就商量好的,隻是三方一起攻打長安,這也讓長安的民眾體驗了一次被夾擊的感覺。
太醫剛剛才把劉徹的手臂包紮好就聽到了這麼嚴重的情勢,雙手不由有些顫唞,低著頭站在一旁,心裏惴惴不安,卻是已經開始思考如果長安真的被攻下了該怎麼辦,該往哪裏逃。
一般情況下即使隻是一方進攻就會導致朝堂產生震蕩,現在偏偏還是三方一起,而長安的兵力卻是有限,再加上最近竇氏的人都被處置了,朝廷官員空虛,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這更是導致事情的嚴重性又一次加大。
“就這樣嗎?”劉徹的聲音突然傳了出來,所有人在抬頭看著劉徹的那一刻才發現劉徹的表情根本就沒有任何異常,甚至比平時還要鎮定,就好像剛才來稟報的三人緊緊隻是來問劉徹是否用膳一樣。
“報--淮南謀反領頭的將軍是灌夫將軍。”
“哼,”劉徹冷哼一聲,“這一點朕早就知道了,衛青。”劉徹對著門外叫了一聲。
“臣在。”經過磨練的衛青臉上的青澀幾乎消失不見,他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究竟是如何,也知道他的一舉一動恐怕都是在眾人的注意之下,一旦他有哪裏做的不好,那麼受到影響的不僅僅是他,還有他的姐姐--衛子夫,而對於衛青而言,最不希望的就是衛子夫受到傷害了。
“朕命令你帶人去把梁王抓回來,並在沿途散發消息,大漢朝是劉家的,也是天下人的,梁王目的不純,試圖用手段取得皇位,導致百姓受苦,太皇太後自感生了一個不孝兒子,心生愧疚,親自下令捉拿。”劉徹這一招不僅把自己從不孝的大牌子了摘了出來,還把梁王推到了不孝的境地,而且還把百姓推出來,這一下最終獲敗的自然是梁王。
“是,臣遵旨。”衛青點頭應是,當即帶了人走了出去。
處理好梁王那一邊的事,劉徹又問道:“淮南王一行人現在是不是正朝著長安行進?”
“是,皇上。”
“那就好,傳朕命令,讓各諸侯都不準攔截淮南王的軍隊,就讓他們到長安城之外。”
雖然不明白劉徹的目的,但是剛才與劉徹回話之人還是點了頭,然後就急忙出門了,而能夠獲得劉徹這麼多信任的自然是那些暗衛,他們都是家境困苦之人,要不是皇上,恐怕不僅是他們,連他們的家人都會沒命,更何況他們都清楚,一旦他們有一絲叛變之心,那麼第一個受苦的就是他們的家人,因此唯有為劉徹辦事才是最穩妥的辦法。
幾日之後,淮南王的人就到了長安城外,但是對於一路上出乎尋常的順利也讓他們心生疑慮,不過在這中間有一個人卻堅持行進,一直很確定在這中間絕對不會有貓膩,而這個人就是灌夫。
灌夫從小陪著劉徹長大,當初劉徹還是太子的時候就與另外三人並稱為太子黨,這次投靠淮南王能夠獲得高位的原因就是依仗於他對劉徹的了解,而在這個時候灌夫說劉徹絕對不會有別的計劃之後,少了劉陵這個女軍師的淮南大軍隻能聽灌夫的話,帶著滿心疑竇到了長安城外。
而長安作為漢朝的都城自然不可能這麼容易被攻破,也不會那麼容易就有人妥協,淮南大軍到了長安城外見到的不是別的,而是那一扇緊緊關閉的大門,還有就是城牆上氣勢洶洶的弓箭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