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來車往
作者:辛子貓
楔子
六,一直都是個象征幸運的數字,所謂六六大順。於是乎,但凡有這個數字出現的電話號碼、車牌號等等都會比較搶手,如果再和八一組合,肯定是到哪兒哪兒拉風。對於一九七六年六月初六出生的葉永平而言,他似乎注定與六有緣,可惜這個數字所帶給他卻都和幸運順利無關。
六年
六歲時,母親去世。自打生下永平後,母親的身體狀況就一直不好,所以在永平年幼的記憶中,醫院白色的病房、大大小小的藥瓶總是和母親的形象相伴而存。父親忙於工作和照顧的妻子,根本沒有更多精力再去關注孩子,小永平便隻能在鄰居的幫襯下一點點學會自己照顧自己。不滿四歲,永平就明白要一個人等在家裏看好門戶,晚上爸爸去醫院看媽媽時,他要像個男子漢,不害怕窗戶外黑漆漆的天。他會拉好窗簾,縮在床腳,盯著昏黃的燈泡,為了不去想角落陰影裏是不是藏在怪物,他就開始一二三四地數數,唱幼兒園阿姨教的兒歌,或者背誦跟對門鄰居阿姨學的唐詩。他背唐詩背得可快了,阿姨的女兒靜琳和樓下的小夥伴學偉都不如他,阿姨還老是為這個誇獎他呢。想著這些,永平的臉上會泛起驕傲的微笑,害怕也就少了一點。剛到五歲,他就學會用柴火生爐子,懂得在爸爸下班回家前為他燒一壺熱水,洗幹淨鄰居們幫忙買回的菜,這樣爸爸就可以快點做好飯給躺在醫院的媽媽送去。每當去醫院,永平都很乖,安安靜靜地坐在病床邊,輕輕摸著媽媽手背上發青的針眼。母親又扛過一個冷得要命的寒冬,大家都以為她的身體會越來越好,永平也盼著媽媽能出院,就在他期待著過一個全家團圓的生日時,母親的病情突然急轉直下,很快便撒手而去。那是在他即將滿六歲的六月裏。
永平的第二個六年過得很平淡。失去母親的父親很傷心,他並沒有用自己空餘出來的全部時間來疼愛兒子,也許潛意識裏他認為是兒子的出生減損了妻子的壽命,所以不太願意麵對那個和妻子肖像的小臉。但在父子倆相依為命的日子裏,他還是一位稱職的父親,給了兒子必要的一切關照。而失去母親的永平比以前更懂事更獨立,他上了學,和鄰居家的靜琳、樓下的學偉同班,從不調皮搗蛋,尊敬師長,學習認真,是所有人都稱讚的好學生。在即將迎來自己人生的第三個六年時,也迎來了他的新母親。繼母比他父親小五歲,前一任丈夫兩年前因工死亡,帶著一個六歲的女兒——吳曉晴。繼母對永平不壞,卻也從來沒有過多的溫情留給他。曉晴是個傲氣的女孩兒,從來就沒心甘情願地接受過新爸爸和哥哥,多少覺得自己的新家人有些寒磣。而讓父親高興的是就在同一年他有了自己的第二個兒子——永樂。一個家突然從二口人變成了五口人,永平的父親不得不努力賺錢,比以前更加忙碌,而永平繼續著自己隱隱有些被邊緣化的生活。
永平結束第三個六年時,老天再一次送給他一個大變化——父親突然發生腦溢血,半身癱瘓,一直以來的勞累拖垮了這位還不到五十的男人,他無法繼續掙錢養家,而他肩上的擔子裏除了即將高中畢業的永平還有一個要上初中的養女,一個要上小學的兒子。妻子單位的效益也不好,該怎樣撐下去呢,男人一夜間鬢發花白。還有一個月永平就該高考了,他的成績一直挺好,考上一所不錯的大學並不難,可是他卻不得不麵對父親雙鬢的白發,繼母‘命不好’的歎息,和不知所措的弟妹。父親並沒有對他多說什麼,隻是表情沉重眼神淒苦地看著他。永平說不清那表情那眼神裏究竟包含著什麼,但卻像一個深不見底的陷阱等著牢牢套住他鎖住他,最後,走出父親的房間時,永平說出了放棄學業的決定,雖然這個決定在他心裏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無奈。不知道是不是此時的無奈將他的心同周遭世界的溫暖隔絕開,讓他的心漸漸失去熱量,越來越冷,卻又無法獲得任何補充能量。永平拿著高中畢業證去汽修廠接了父親的班,在汽車機油零件中開始新的學習。此時,鄰居家的靜琳去上了大學,樓下的學偉從技校畢業和他成為同事。妹妹曉晴小學畢業,家所在學區的中學不是重點,教學質量不高,於是繼母堅持花了六千讚助費送女兒進了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