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齋這樣好歹還在屋子裡留下封因病告老回鄉的辭官信,那都還算是有點良心的了。
其實這些官員的動向采薇當時都是知道的,仇五還曾問她是否要將那些官員抓回來,她卻搖了搖頭。與其讓這些毫無鬥誌的國之祿蠹留在金陵城裡,到時候添亂,還不如隨他們去,省得他們到時候再幹出什麼通敵賣國、開門獻城的惡事兒來。
采薇將左手覆在她手背上,語音微弱道:「自家姐妹,何必說這些,難道我還能不知道你們的苦衷嗎?」
柳如詩本是個心性豪爽的女子,也知采薇確是不會在意這些,便也笑道:「先前大夫說你這一二日便會醒來,若是你醒了,先給你用些小米粥,最是養胃。來,先喝一口嘗嘗看!」
柳如詩親自餵她喝完了一碗小米粥,又給她餵了一盞溫水漱了口,重在床邊坐下,看著采薇道:「王妃妹妹想來定是有些話要問我的,若是你現下覺得精神尚可,你問什麼,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可若是你覺得累了,不妨先歇上一會子,等你大好了,我再告訴你也不遲。」
采薇雖覺有些困乏,卻仍是搖了搖頭,「柳姐姐,我這一病二十天多,外頭發生了些什麼事兒都不知道,還請姐姐千萬說給我知道,自金陵失守後,如今江南這邊是個什麼情形?」
柳如詩長歎一聲道:「金陵失守後沒幾天,韃子就開始大肆散佈一個消息,說是麟德帝和孫太後,還有跟著他們到雲南去的宗親大臣已全被韃子的英親王阿朗格所俘。」
「什麼?」這條消息實在是太過驚人,采薇不由驚呼出聲,但跟著她就覺得有些不對。畢竟孫太後可是帶了十萬兵將護著她和麟德帝逃往雲南的,雲南當地也有駐軍,而從金陵到雲南這一路上,和阿朗格的韃子軍之間隔著貴州、四川這兩個大省,那韃子便是再兵強馬壯,用兵如神,也不可能一下子打過川貴,跑到雲南去將麟德帝的車駕一網打盡。
她忙問道:「難道韃子已經攻入四川、貴州兩省了嗎?」
柳如詩搖了搖頭,「韃子是這麼說的,有人說這消息是真的,可也有人說是假的,如今兵荒馬亂,各種謠言四起,也不知到底誰說的是真,誰說的是假。還有謠言說——」
采薇見她欲言又止,問道:「說什麼?可是同我家殿下有關?」
柳如詩點點頭,「先前我們聽到消息,知道臨川王殿下在沒有任何援軍前來支援的情形下,苦守了金陵十七天。便是最後城破之時,也還重創了韃子,就連韃子的豫親王都受了重傷。但城破之後,臨川王殿下卻不知所蹤,我們都盼著殿下能平安無虞,千萬別落在韃子手裡。」
「後來沒過幾天,有一夥倭寇夜裡偷襲靖江府的海港,眼見守軍不敵,海港就要落入倭寇手中,突然江麵上又來了一支船隊,幫著守軍一道趕走了倭寇。到了第二天,靖江守軍才知道原來那些人便是隨臨川王殿下堅守金陵城最後倖存下來的兵士。他們說城破之時,因不願臨川王殿下落入韃子手裡,硬是護著受了傷的殿下從水路逃了出來。」
「可是還沒等大傢夥兒慶幸臨川王殿下還活著,就又聽到了另一個噩耗,殿下在指揮兵士同倭寇作戰時,被寇首一炮擊中了座船,同周師爺一道落入海中,生死不明。靖江府的軍民百姓,已經在海裡搜尋了大半個月,仍未找到他二人的半點蹤跡。」
「可是我卻不知,同殿下一道落水的,竟還有王妃妹妹同你的貼身丫鬟。」柳如詩深知臨川王夫婦彼此間的伉儷情深,因而對采薇或許同臨川王一道也在那艘船上,是半點也不吃驚,她隻是奇怪為何那些人隻說是要搜尋落海的臨川王,卻隻字不提臨川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