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侮辱的憤怒。戴西非常理解這種憤怒,她以為,清洗廁所這件事的本身是不侮辱人的,而是人們將你與廁所聯係在一起,與臭的、髒的聯係在一起,井強迫你去做,這才是對人的侮辱。

在"文化大革命"中,戴西一度離開資本家的連隊,與靠邊的女幹部們一起勞動。她還是必須每天把盛滿糞水的木頭馬桶,從女宿舍裏端出去倒掉,並清洗幹淨。雖然大家都不是得意的人,女幹部的地位與戴西還是有微妙的不同。那時戴西已經獨自端不動沉重的馬桶了。於是,每天有一個女幹部幫她一起把馬桶抬到糞坑邊上,別的事,由戴西一個人完成。許多女幹部也曾是"四清"工作組的一員,隻是那時,她們是迫使別人情洗廁所的人。

我不知道當一個女幹部看到戴西那樣熟練地刷洗馬桶,她會不會想到為什麼戴西會熟練如此?

八十年代以後,戴西在中國大陸幾十年的經曆成為海外的傳奇,外國的新聞記者找到戴西,這時,戴西已經是一個獨自住在一條上海安靜大弄堂裏的白發老人,與鄰居合用一個廚房,一個衛生間,但仍舊保持著明亮的眼光。

香港記者前來采訪,回去以後,報道說,上海的郭家小姐住在隻有幾平米的小房間裏,無法自己養活自己,靠海外的親友資助。戴西為此非常憤怒,她說自己過去的確有一棟房子,現在雖然隻有一間房間,但絕不隻幾平米。自己雖然失去了所有的家產和首飾,美金和金條也早已經沒有了,但自己從來不靠美國的親友幫助。"文化大革命"以後政府償還了一部分家產,她照著吳家的規矩,為靜姝、中正和自己各留了一份。那時中正已經在美國生活,於是她把中正的一·份存在外彙銀行裏。他說:"記者總是最大的說謊者。"

英國BBC電視小組來到上海訪問戴西,他們要求戴西領他們去拍攝利西路的郭宅,那處帶著大花園的大房子。戴西領他們去了。他們問到戴西每月可以拿到多少退休金,大概可以折合多少英鎊。戴西問他們知不知道中國人日常的消費指數,他們說不那麼清楚。於是,戴西說:"我不願意告訴你們。"事後,戴西解釋說,要是她說謊,她就侮辱了自己的德行,而要是她回答了正確的數字,那英國人會非常吃驚,他們會覺得無法生活。因為他們不知道在中國房子租金的便宜程度。但是,BBC卻認為是幾十年生活在紅色恐怖中,郭家小姐已經嚇破了膽。

美國著名的新聞節目"六十分鍾"主持人華萊士來到中國,他是全世界權威的新聞節目主持人,采訪了許多世界重要人物。在北京,他成功地采訪了鄧小平。然後他來到上海,要采訪戴西,這時,戴西久經磨難的經曆在海外被許多人傳說。華萊士希望戴西能親口說自己在中國大陸經受的磨難,那是在資本主義國家生活的人不能想象的。戴西接受了華萊士的采訪。可沒談多久,戴西就不願意再說下去了,她拒絕回答華萊士提出的任何關於自己吃苦經曆的問題。結果,他們不歡而散。

戴西說:"我不喜歡把自己吃過的苦展覽給外國人看,他們其實也是看不懂的,他們是想把我表現得越可憐越好,這樣才讓他們自己覺得自己生活得十全十美。"

從此,戴西對外國的媒體抱著警惕和審視的態度,她認為這樣才能保護自己的自尊。

而這時,一些參加過紅衛兵運動的年輕人,去到美國,發表了關於中國生活的小說,書裏常常把中國的生活描寫得一團漆黑,全然沒有了人性,甚至真的人吃了人。

1968 五十九歲 來一碗八分錢的陽春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