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段(1 / 2)

記下這一刻發生的一切。

伊莎貝拉,該你簽名了。康斯薇露催促道。

於是,她寫下了——

“喬治·斯賓塞-丘吉爾。”

而第二次布爾戰爭,就隨著這個名字的簽署,靜悄悄地,無人知曉地,結束了。

作者有話要說:  馬克西米利安那一章,這一章,還包括下一章的內容,全都同時發生在同一個清晨中。

太累了,這一章中所參考的書目與論文,又能寫成一長條書單了。

我需要休息兩天,這一章就當成3更,包含18號,19號,還有20號的更新,21號是我原本休息的日子,所以我們周一22號見,希望大家能體諒一下,這一章寫得我頭都要爆炸了,坐了兩天動也沒動(廢稿加起來大概有3萬字),脊背非常痛,真的很需要休息一下。

第217章 ·Mary Curzon·

抵達比勒陀利亞時, 正是清晨。

瑪麗掀開了車簾,沉默地注視著窗外。這是一個極其美麗的早上,秋日仿佛是從天際傾斜而下, 披散在了這座城市的樹梢,帶來了些許鳥鳴,些許黃葉, 些許清涼。馬車特地繞了遠路, 挑揀了從後方進入城市的一條小路, 據說這是因為大量的難民湧入了比勒陀利亞,將城區擠得水泄不通, 街道臭氣衝天的緣故。

她的丈夫還在沉睡, 就連她的女仆也歪坐在軟凳上, 迷迷糊糊地打著盹。喬治要求她和原本的貼身女仆輪班守著自己, 生怕馬車顛簸會影響她的身孕, 同時也是為了在她嘔吐時能夠隨時遞上盆子。隻是這女孩年紀尚輕,又怎能抵住整夜不睡?她原本該是為自己按摩腫起來的腳踝, 卻在幾分鍾後就呼呼大睡起來, 瑪麗一直沒有叫醒她, 讓她睡了整夜。

但她自己卻無法入睡。

等到了金伯利以後, 她才從塞西爾·羅德斯的口中得知了更多與康斯薇露有關的消息。這個男人一直密切關注著僅剩的幾個外交團成員的動向, 擔心他們還肩負著來自於主和派的使命。而他的憂慮果然成真了, 幾天前,當他們途徑一個小鎮時,便收到了來自於他的電報, 告知了她與喬治那個丘吉爾家的男孩被提拔為外交團負責人的事,這個決定是女王陛下的指示,索爾茲伯裏勳爵礙於此前已經為著戰爭一事與女王陛下起了許多衝突,才不得不同意了這一點。

“也許是因為女王陛下想要與塞西爾·羅德斯談判,”聽到消息後,她的丈夫是這麼評價的,“甚至也想刺探一下德國的口風,但那個丘吉爾家的男孩單單憑借著此前作為馬爾堡公爵秘書的職位,是不足以插手進這些事情的。才在匆忙之下把他提拔為了負責人。”

瑪麗也是那麼想的。至少,在那時,他們誰都不認為區區一個喬治·斯賓塞-丘吉爾會有左右這場戰局的能力。

更何況,她那時更在意的是有關康斯薇露的消息,她得知的事實幾乎印證了她最糟糕的想象——

康斯薇露已經私奔了,帶著公爵的孩子。

根據塞西爾·羅德斯給予的情報,在公爵夫人等人從動亂的開普敦逃出時,隨團的一個記者,埃爾文布萊克也跟隨在他們的身側。他們在伍斯特的車站露了麵,搭乘上了前往德阿爾的火車。隨即,埃爾文布萊克在德阿爾失蹤並死亡。而康斯薇露也在幾天後帶著她的女仆離開了這座城市,那之後便再也沒人見到過她。霍爾丹少校為她重新準備了一份旅行文件。然而從德阿爾一路到康斯薇露聲稱要前往的金伯利,那份旅行文件沒在任何一個城市,任何一間旅館,任何一個車站留下過記錄。

乍一看之下,這的確很像是私奔,對於想要殺掉康斯薇露以絕後患的瑪麗來說,她難以判斷這消息是好是壞,倘若她從此便不再出現,任憑馬爾堡公爵將世界翻轉,也無法再找到她的蹤跡,倒也是好事一件。她不必殺死自己的昔日好友,而倘若馬爾堡公爵娶了新妻子,無論對方出了什麼事,多半也無法牽連到她的身上,她的孩子們總算安全了。

然而,壞消息是,這始終是一個□□。康斯薇露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出現,到那時誰都說不準事情會如何發展。因此這事仍然時時刻刻縈繞在她的心間,隻是想著想著,瑪麗卻從中嗅出了什麼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