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丘吉爾先生,能談談您們是怎麼逃出來的嗎?”“丘吉爾先生,您們是如何從酒店的火災中逃生的!”“丘吉爾先生!據可靠消息稱,你們從未被關押在酒店中,而是被押送去了一間秘密監獄,這是真的嗎?”“丘吉爾先生,請問您為何會出現在領事辦公室中?”“丘吉爾先生,您知道羅德斯先生,庫爾鬆勳爵,及庫爾鬆夫人都被命令立刻返回英國,接受相關調查嗎?您會出現在法庭上嗎?”
昨天,當伊莎貝拉與溫斯頓大致地向威廉訴說了這段時間一來的經曆,威廉也將大半他的所作所為——尤其是在接到電報後的三天內的事件——告訴了他們二人。於是,伊莎貝拉這才知道,倫道夫丘吉爾夫人——興許是出於自己的兒子被指控了不實罪名,一度還以為對方不幸喪生火海的緣故——向威爾士王子殿下透露的信息遠比威廉希望她透露的要多。
她不僅告訴了對方從一開始溫斯頓丘吉爾與喬治丘吉爾就從未被關押在那間酒店,而那場刺殺風波——英國不得不以不再幹涉德國在遠東事務上的決策作為條件,換取德國在丘吉爾家的兩個男孩為何會出現在領事辦公室的默認——也正是由塞西爾羅德斯引起的。
他與庫爾鬆勳爵聯手,策劃了那場針對德國大使的報複性襲擊,又誘使溫斯頓丘吉爾出現在領事辦公室中,目的就是為了要挑起英國與德國之間的戰爭——如此,庫爾鬆勳爵便能以平息這一外交糾紛的功臣出現,而塞西爾羅德斯也能大肆收購因為害怕戰爭爆發而不得不低價出售的土地與礦場。
事後,他又使用狸貓換太子一計,將溫斯頓丘吉爾與喬治丘吉爾以戰俘之名送去了有著“墳場”之稱的監獄,目的就是要讓他們悄無聲息地死在那兒,再也無法開口。為了這個目的,他甚至不惜放火燒毀了酒店,好讓丘吉爾家的兩人能有明麵上“不幸死去”的證明。
“我的母親無疑是極其擅長政治的。”那時,溫斯頓聽到威廉描述他母親的所作所為時,忍不住這麼評價了一句,“即便她散播的消息是虛假的也無妨,她的目的是要激起王室及政府對塞西爾羅德斯及庫爾鬆勳爵夫婦的不信任,隻要她說的消息有一部分被證實是真的,那麼人們自然會就相信她剩餘的話了。”
“是的。”威廉肯定著,氣定神閑地靠在椅背上,雙手交叉著放在膝上,笑容意味深長。伊莎貝拉猜測他早就預見到了這一點,才會選擇倫道夫丘吉爾夫人作為他的渠道——甚至,很有可能他選擇性地給對方透露了部分消息,有目的性地引誘對方得出了如上的結論,並將這個表麵看起來邏輯完整的故事散播出去。
“這個消息會讓女王陛下有多麼震驚,恐怕是很容易想象的。”他繼續說了下去,麵帶愉快的笑意,“她第一時間就召見了索爾茲伯裏勳爵,據說斥責聲之響亮,恐怕連大門口巡邏的衛兵也能聽見。那之後,索爾茲伯裏勳爵迅速召開了一場內閣緊急會議,不用說也是為了商議此事。在王室施加的壓力下,他們當天就聯係了塞西爾羅德斯,還有庫爾鬆勳爵夫婦。在我們說話的當口,他們已經在趕回倫敦的路上了。敬愛的女王陛下要求他們立刻回到英國,接受審查——要不是親愛的倫道夫丘吉爾夫人將此事上升到了挑起英德戰爭的層麵,恐怕女王陛下也不會如此堅持呢。”
伊莎貝拉這時才明白為何塞西爾羅德斯沒有繼續派出人追殺他們。
他們不可能找到塞西爾羅德斯勾結德國政府的證據,像他那麼狡猾的人,不可能給自己留下這麼明顯的把柄。錄音那一次,既有運氣的成分,也是他的疏忽,想不到我們竟然能將他的計劃看穿,並且套出他的話來。他現在想必已經毀掉了唱片圓筒,恐怕還有許多其他相關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