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發家史(一)(2 / 2)

知道自己一個小孩子帶著一個奶娃引人注目,在去到海邊小鎮之後,於秋雁在一座天橋下混了幾天,編造了一番窮苦的身世,終於得到了一位獨住的孤寡老奶奶注意,繼而進住落戶。

那之後,於秋庭有人帶,於秋雁則天天早出晚歸,由擦皮鞋開始在海邊小鎮混跡。

於秋雁是個有心思的人,自從聽說那收留他們的奶奶認識字,知道她是文化人,於是就求了一段時間,終於讓老奶奶答應教導他讀書寫字。

如此之下,於秋雁平時除了要賺錢,現在又加了一門學習上進的功課,隨著時間的推移,因為讀書而眼界廣了的於秋雁心智越發的成熟穩重了。

等到他十歲的時候,於秋雁更不是什麼吳下阿蒙了。

在那個年代,鵬城還沒進入真正的發展。

但因為近海,隔壁又臨著香江,幾年間,十歲的於秋雁利用自己清晰的大腦思維,趁機倒賣走私香煙,不僅攢下小資產,身邊更是聞風跟來許多朋友。

之後又過去了兩年,於秋雁做的生意越發的大了。

手頭的錢多了,人也變多了。

其中,有個外號叫文人的沈四,這位是於秋雁的狗頭軍師,也是他從第一天來鵬城時,第一個認識的友人。

文人沈四心思十八轉,九曲回腸,一彎一個心思,一彎一個主意。

眼看於秋雁生意越做越大,於是沈四根據了實情,提議道,‘眼下生意越發的大了,香江那邊都會有很多不成文的規定,你可想好以後的發展方向?’

到底要這樣發展,於秋雁其實心思都是門兒清的。

隔著海對邊就是香江。

一個富庶之地。

當初於秋雁帶著弟弟過來,那是慌不擇路。

但是窩在這裏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有他的見識增長,於秋雁是很看好香江那邊的市場的。

再且,他的野心可是不小。

不然也不會在幾年的時間,由潦倒落魄,混到風生水起。

因此隨著沈四的提議後,再加上一群友人越發的跟著起哄,如此過了半月,心思越發跳動的於秋雁終於落實了自己的發展。

青幫就此成立。

等到於秋雁十八歲以後,青幫的生意做得越發大了。

而就在此時,於秋雁看好時機,趁機將手底下港口的運輸生意向外擴張,於是,在華南就有了青龍口、白虎堂、朱雀堂、玄武堂四個大分號。

而四個大分號主事分別為善於收買人心,長相平實的‘笑麵虎’於秋庭;心思百轉計謀群出用計‘文人沈四;信佛善醫毒‘弄禪’江夏;刑逼拿手‘怪簫’郭武。

這四位是於秋庭手下的能臣,在他的把關下,青幫的生意如燎原的火焰一樣,迅速在華南延伸開展。

等到於冰檸出生的時候,下海潮仍然演變得轟轟烈烈,而如燎原的火焰一樣的青幫,在這一年所涉獵的生意也幾乎概括了衣食住行。

這是一個創業的黃金時代。

也是於秋雁的時代。

隻是,創業容易守業難,這個道理不管是放在什麼年代,絕對都是真金一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