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十裏紅妝,就是東方旭不惜全部家財,全部給送來了紅姨府上,驚得紅姨從白日裏看到夜裏,又從點燈看到天亮,硬是花了若幹天的時間才清點出來。
見七王爺如此大方,紅姨也不吝嗇,一咬牙一跺腳,也是把若幹的鋪子、田產都作了趙晴蘭的陪嫁。於是乎就整出了這浩浩蕩蕩的十裏紅妝。
這十裏紅妝一出,全帝都的討論風向都到了這風光大嫁之上。恐怕全帝都的女子都要羨慕趙晴蘭的婚禮了。
這帝都裏恐怕沒有哪個女子能與趙晴蘭一較高下了,這一切不都是代表了七王爺對她的寵愛嘛
景郡主被父母嚴加看管起來,免得她做出什麼衝動之事來。所以,她此刻隻能坐在自家臨街的樓上看著眼前刺目的一幕。看著那一抬抬貼著紅喜字的嫁妝,看得她眼都花,刺得她心都碎了,她恨恨的踢翻了麵前的桌子,把房裏裏所有瓷器都砸了個稱碎。
丫鬟躲在一邊大氣也不敢出,生怕郡主把火氣引到自己身上。
迎親隊伍在城裏到處轉了個遍,終於在七王府府門口停了下來,門口的鞭炮聲轟鳴著,一直不間斷的燃放著,喜糖喜餅也不停的撒著,還有銅錢也嘩啦啦流水般的往外扔著,門口圍了水泄不通。
一塊大紅地毯直屋裏一直鋪到了橋門前,新郎拉弓射箭,三箭穩穩當當射在橋門上。在眾人喝彩聲中,踢橋欄、挑簾子。喜娘把綁有同心結的紅綢繩塞在東方旭手上,扶著趙晴蘭自橋裏出來。
在喧天鞭炮和鑼鼓聲中,兩人一前一後向裏走去,跨過象征日子紅紅花花的火盆,又跨過象征著平平安平的放著蘋果的馬鞍。就來到了堂前,堂上坐著周太妃,臉色頗是平靜淡然,在眾人議論紛紛中,沒有半分不快。
堂前執事高唱:“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趙晴蘭都一一照做著,感受著對方是東方旭,是自己名義上的夫君了,一時間百般滋味湧上心頭。
送入洞房後,東方旭還有百般事要忙,並不能安安靜靜的與趙晴蘭相處,隻悄悄捏了捏趙晴蘭的手,輕聲細語道:“蘭兒等我。”
此時,已是下午,趙晴蘭也是疲累至極,一時坐下靠在了床邊上。如煙和玲兒上前為趙晴蘭揉肩搓背,見屋內並未布置有點心菜肴。
玲兒說道:“姑娘可是餓了?我跟這裏的廚房倒是熟的,不如去廚房拿些吃食來填填肚子。”
喜娘卻不高興的勸道:“這於禮不合,需等到新郎回來,擺上酒菜,喝了交杯酒,才合適。”
玲兒也就不敢再說什麼。趙晴蘭因為蓋了蓋頭,並不知道屋內還有旁人,坐在床上自是不說什麼,反而端正了自己的坐姿,這房裏還有宮中之人,那能由著性子來。
當初她嫁東方林之時,他還是個沒人疼的王子,那時的禮儀還比不得現在。一切從簡,根本沒有這般繁鎖,原以為一切不過是從前的過往重新來過一次罷了。
可是,她哪裏知道,東方旭的排場如此之大,而今日坐上賓竟也個個身份非同凡響。
心想,東方旭竟然不知不覺間拉攏了如此多的朝臣。
看來,這些日子來,他想必是做了不少功課。表麵上不爭不搶,不出頭,不拔尖。連部隊頒師回朝都懶得與隊伍一起接受民眾的敬仰。
雖然手握重兵,作為年輕有為的武將,本該是飛揚跋扈的個性,卻為人還頗為謙和。有人找他聊天,他也都是謙遜有禮的,不像魯莽的武將,倒更像一個初入朝堂的文官,卻又沒有文人的酸腐和清高。每日裏勤勉上朝,有人請他喝個酒,聽他說些戰場上的故事,他也都好脾氣的應了,私下裏與眾臣關係頗是和諧。
他唯一的汙點,可以說就是鬧退婚,及娶了一個青樓出身的女子。退婚嘛,大家也都能理解他。那景郡主名聲在外,大家都是心中有數。哪一個男人對這樣的女子都會深感厭惡的。隻是娶一個青樓女子嘛,就有點實在難以理解了。
不過,這不也證明了他不會拉般結派,正中皇上心事嘛。眾人心中多多少少也覺得與他交往是有利無害的,隻是唯一可惜了家中女兒又少了一個良配。
月漸高升,外麵人聲鼎沸,屋裏卻是安靜。好不容易等得仆人上前布置菜肴,添杯加盞,趙晴蘭確實是餓了。自半夜裏被請起來,就未等歇一刻,而此時疲倦之時,卻又不方便在屋內好好休息,還得打起精神來勉力支撐,實在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