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維係,給人留下了一個個沉重的問號。
成功就是成為最小笨蛋(代序)
第一部分認識真我———你所不知道的自己。
146係列位置效應(serialpositioneffect)
學習材料中各部分的位置不同,學習效果就不同。實驗表明,在係列學習中,前端和後端的學習要比中間的學得快。比如,識記一篇文章,開頭部分和結尾部分的識記效果就比中間部分要好。對材料的掌握有從兩端向中間進行的趨向。從開頭處前進要比從末尾處前進稍快一些,掌握得最慢的部分,不在材料的中間處,而在稍後一點。據分析,這是由於係列前部受倒攝抑製的幹擾,係列後部受前攝抑製的幹擾,中間部分則受兩種抑製的相繼幹擾。一般地說,該效應在學習的早期階段最為明顯。此外,也受材料的性質、數量和材料的呈現方式、學習方法等許多因素的影響。
147心理定勢
蘇聯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經典的關於“心理定勢”的實驗:研究者向參加實驗的兩組大學生出示同一張照片,但在出示照片前,向第一組學生說:這個人是一個怙惡不悛的罪
犯;對第二組學生卻說:這個人是一位大科學家。然後他讓兩組學生各自用文字描述照片上這個人的相貌。
第一組學生的描述是:深陷的雙眼表明他內心充滿仇恨,突出的下巴證明他沿著犯罪道路頑固到底的決心……
第二組的描述是:深陷的雙眼表明此人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此人在認識道路上克服困難的意誌……
對同一個人的評價,僅僅因為先前得到的關於此人身份的提示不同,得到的描述竟然有如此戲劇性的差距,可見心理定勢對人們認識過程的巨大影響!
148心理擺效應
人的感情在受外界刺激的影響下,具有多度性和兩極性的特點。每一種情感具有不同的等級,還有著與之相對立的情感狀態,如愛與恨、歡樂與憂愁等。“心理擺規律”就是指在特定背景的心理活動過程中,感情的等級越高,呈現的“心理斜坡”就越大,因此也就很容易向相反的情緒狀態進行轉化,即如果此刻你感到興奮無比,那相反的心理狀態極有可能在另一時刻不可避免地出現。克服這種“心理擺效應”的方法:
1、要消除一些思想上的偏差。人生不能總是縞潮,生活也不可能永遠是詩。人生有也有散,生活有樂也有苦。有些人由於希望永遠生活在激情、浪漫、刺激等理想的境界之中,因而對缺乏上述因素的平凡生活狀態總是心存排斥之意,他們的心境自然也就會因生活場景的變化而大起大落。2、人們應該學會體驗各種生活狀態的不同樂趣。既能在激蕩人心的活動中體驗著激情的熱烈奔放,又能在平淡如水的日常生活中享受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唯有此,自己才能在生活場景中發生較大轉換時,避免心理上產生巨大的失落感和消極的情緒。3、要加強理智對情緒的調控作用。人在讓自己快樂興奮的生活時空中,應該保持適度的冷靜和清醒。而當自己轉入情緒的低穀時,要盡量避免不停地對比和回顧自己情緒縞潮時的“激動畫麵”,隔絕有關刺激源,把注意力轉入到一些能平和自己心境或振奮自己精神的事情和活動當中去。
149猩猩實驗
有關心理學和動物學專家曾經做過一個有趣實驗:在兩間牆壁鑲嵌著許多鏡子的房間裏,分別放進兩星猩。一隻猩猩。性情溫順,它剛進到房間裏,就高興地看到鏡子裏麵有許多“同伴”對自己的到來都報以友善的態度,於是它就很快地和這個新的“群體”打成一片,時而奔跑嬉戲,時而耳鬢廝磨,彼此和睦相處,關係十分融洽。直到三天後,當它被實驗人員牽出房間時還戀戀不舍。另一隻猩猩則性格暴烈,它從進入房間的那一刻起,就被鏡子裏的“同類”那凶惡的態度激怒了,於是它就與這個新的“群體”進行無休止的追逐和廝鬥,三天後,它是被實驗人員拖出房間的,因為這隻性格暴烈的猩猩早已因氣急敗壞、心力交瘁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