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一個古老的節日(1 / 1)

在杜甫的這首五言絕句裏,點睛之筆就是可愛的燕子和鴛鴦。

在毛豆毛的要求下,啦哆啦把孩子們都變小了,他們一個個地變成了隻有拇指般大小的精靈。小小的孩子們爬上了燕子的背,伸出胳膊環住燕子們棕色的脖子,一會兒直入雲霄,一會兒俯衝下落,簡直比坐過山車還要過癮。

孩子們“哇啦啦”的叫聲,驚擾到懶洋洋地曬太陽的鴛鴦,它們雙雙仰頭滿不在乎地看了看陷入瘋狂的孩子們。

靈動的燕子,展現了春意的生機勃勃;慵懶的鴛鴦,襯托了春意的悠閑自在。

從毛豆毛構建的詩篇世界裏走出來,孩子們花了好長時間才走出興奮的狀態,田優優和葛大壯一致表示:這首詩他們要記一輩子。

毛豆毛如釋重負,總算沒有辜負朋友們的期待。

而現在,壓力來到了湯多多的身上。然而湯多多也是有備而來,沒有人注意到走入房間時湯多多背上的大書包。直到視線聚焦在湯多多的身上,他才艱難地提起了自己的那個背包,沉重地砸在了毛豆毛的書桌上。

“轟隆”一聲,書桌抖了抖,坐上書桌上的啦哆啦險些摔下來。

湯多多說:“我也做了很多的準備,而且我覺得我的準備也很充分。”

他一邊說,一邊從書包裏往外掏東西:

一本厚厚的《中國傳統民俗》、一套《二十四節氣》繪本、還有《中國傳統故事會》……

湯多多的書包好似變成了小型圖書館,一轉眼的功夫,湯多多就從書包裏取出了大大小小二十多本書——它們壘在一起都快比啦哆啦還要高了!

“哇,”啦哆啦一邊和書籍比著身高,一邊擔心地說:“天啦,毛豆毛畫出的那些燕子已經快要了我半條命了,你不會讓我把這麼多書的內容都給記住吧……”

湯多多不好意思地笑道:“那倒也不是。隻是我在查詢《清明》這首詩的背景資料時,也沒有料到資料會越查越多,書會越看越厚。短短四句詩,一張紙就抄寫完了。可是如果想要弄明白清明節的由來、習俗,甚至考究它的發展曆程,那眼前的這些書都不夠讀的。我家裏還有好些資料呢,隻是太沉了,我沒辦法都拿過來……”

啦哆啦聞言立刻打斷湯多多,求饒般地說道:“夠了,夠了!就是這些書也夠你給我講上半年了。”

“半年?!”葛大壯驚呼道:“那也太長了吧……那……那我可等不了……”

田優優也悄悄舉起了手,響應道:“多多,雖然你的名字叫多多,又有成語叫‘多多益善’,但這也太多了。”

湯多多扁扁嘴,反駁道:“可是清明節的發展由來已久,是中華民族最為隆重盛大的祭祖節日。在漫長的發展中,它逐步融合了寒食節、上巳節的習俗,文化內涵實在是豐富極了。”

毛豆毛想了想,他的意見是:

“中華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感謝多多做了如此充分的準備。但我媽媽常說‘貪多嚼不爛’,不如……多多,就把你認為最值得分享的部分表現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