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1 / 1)

啦哆啦的話讓毛豆毛紅了臉,他撓撓頭,說:“茱萸樹?茱萸花?我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花。你瞧瞧它的顏色多像油菜花呀。”

“等你再多了解一些唐詩,你就會認識這種花了。”啦哆啦說道:“在唐詩裏,有好幾種花都備受詩人們的偏愛。比如,蓮花、梅花、菊花,還有眼前這些茱萸,在唐詩裏也是很常見的。”

“啦哆啦,那你說一首給我聽聽唄。”毛豆毛央求著。

“好呀,我想想……唐朝寫茱萸寫得最好的詩人是杜甫、王維還有朱放,但要論流傳度的話,非那一首莫屬,”啦哆啦自言自語,它搜羅著腹中的詩庫,終於露出了笑臉,它說:“有了!毛豆毛,我念這一首給你聽吧!”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啦哆啦念一句,毛豆毛就跟一句。等啦哆啦全部念完後,毛豆毛又抬頭看了看那些色澤明豔的團團花蕊,問道:“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可是,現在才三月三呀,啦哆啦,你……不會是認錯了吧?”

“我怎麼會認錯!”啦哆啦不服氣道。

“可是,哪裏會有花期這麼長的花?等到九月九,這些花朵肯定是要凋謝的!”毛豆毛開動腦筋,爭辯道。

“哎呀,茱萸樹三月開花,十月結果,說是佩戴茱萸,又沒說佩戴茱萸花。”

“哦……”愛動腦筋的毛豆毛攢在肚子裏的疑問可不止這一個,他又問道:“那到底是佩戴的什麼呢?還有,為什麼要佩戴茱萸呢?還有還有,怎麼會‘遍插茱萸少一人’呢,是茱萸不夠分麼?為什麼不多采一些呢?”

連珠炮的疑問讓啦哆啦應接不暇,它讓毛豆毛往花林深處走,去追若飛。等離開了毛大勇和毛小柔的視線,啦哆啦趕緊從背包裏鑽出來,深深吸了一口甜香的空氣。

暢快又舒服的啦哆啦一一解答道:

“每年農曆九月九日是重陽節,通過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說出了唐代重陽的三種節俗:登高、佩茱萸、親友團聚。就和清明節要祭掃先人一樣,戴茱萸也是重陽節的標配,人們在這一天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

“創作這首詩時,王維才十七歲。十七歲的王維已經離開家鄉,在長安謀取功名。對少年遊子來說,越是熱鬧盛大的節日,他們的心就越是孤獨無依。王維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指的是兄弟們都在今日團聚了,唯獨少了他一人。尤其是這個‘獨’字用得極妙,既體現了遊子們的孤獨,又訴說了他們心中對家鄉親人的無盡思念。”

毛豆毛應和道:“這個王維還真有才,才十七歲就能寫出這麼好的詩!不愧是詩佛!”

“不過,你要是問王維所說的茱萸到底是哪個茱萸……”無所不知的啦多啦竟然皺起了眉頭,似乎碰上難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