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上(1 / 1)

提到西湖,免不了要提到一位文豪大家。至今西湖上還留著一處與他息息相關的風景名勝——西湖十景之一的“蘇堤春曉”。

行走在蘇堤之上,毛豆毛問道:“啦哆啦,蘇軾究竟寫過多少和西湖有關係的詩?”

“你可真是問倒我了,”啦哆啦掰著指頭數起來,說道:“蘇軾曾兩次在杭州為官,一次是36歲,一次是54歲,他在杭州最為重要的善政就是治理了西湖。寫西湖的景,在西湖上泛舟、夜遊西湖、在西湖上醉飲感懷……蘇軾走遍西湖山水、廟宇,留下了無數詩篇,甚至可以說,要是沒有蘇軾,現在還會不會有西湖都是不一定的事。”

“啊?”這句話讓毛豆毛大吃一驚,他問道:“真的嗎?為什麼呀?”

“西湖本是泄湖,從漢代起和錢塘江分了家。作為泄湖的西湖備受淤塞變淺的困擾,每朝每代的官員都在處理西湖淤泥的問題,包括唐朝的白居易。”啦哆啦解釋道:“蘇軾第一次到杭州時,那些淤泥葑田大概占據了十分之三的湖麵,可第二次到了杭州,大半個西湖都被葑田給占了。咱們腳下的蘇堤就是為了解決西湖葑田如雲的情況而建,蘇軾發動民眾加入西湖整治工程,費工二十萬才終於將西湖打理得通透爽朗。你們說,現在的西湖是不是應該感謝當年的蘇軾?”

“原來是這樣啊。”毛豆毛心中欽佩,他問道:“那咱們快去找蘇軾,代表現代人去給他鞠一躬吧!”

“哎呦,你不早點說。”啦哆啦為難,它指了指不遠處的亭子,說道:“你們就說來看西湖,可沒說來看蘇軾。蘇軾醉了,估計睡倒在那亭子下的船裏了。”

不知何處吹來一陣狂風,天上烏雲頓時翻滾。葛大壯關心地說道:“要變天了,一會兒肯定要下雨!蘇軾就那樣醉倒在外麵,萬一被雨淋濕,肯定要感冒的。”

葛大壯的話音剛落,電閃雷鳴就配合著轟隆閃爍。

蔡曉宇不禁抓住了葛大壯的胳膊,感慨道:“葛大壯……你是雷公電母嗎?怎麼你一說話就變天了!”

“我不是!”葛大壯是最害怕打雷的,他怯生生地縮在蔡曉宇身後,嘀咕道:“我隻是感覺要下雨,就隨口一說而已……”

話音未落,珍珠粒一般的雨點便撲簌簌地從天空墜落,打在人的皮膚上還真有些疼呢。

毛豆毛抱著啦哆啦,領著朋友們在雨中一通狂奔,他們氣喘籲籲地趕到了望湖樓下避雨。孩子們的衣服都濕了,被風一吹,寒意透過骨頭,他們齊聲打了好幾個噴嚏。

“我的天!怎麼回事兒?”蔡曉宇連連朝葛大壯拱手,說道:“你這張嘴還真是靈!”

葛大壯半張著嘴,他緊張又無奈地說道:“我哪裏知道是怎麼回事?我隻是隨口一說而已。”

蔡曉宇生怕葛大壯又說出什麼可怕的天象來,趕緊喊道:“那就拜托你說點好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