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負責項目聯絡的助手,對於這裏麵的事情也是看的最清楚的。
普通的研究項目,肯定是不會有這麼順利的, 而蘇茂言牽頭這個之所以進展的這麼快,還是和他提出的課題本來就比較成熟有關係。
而羅毅作為蘇茂言的助手,也參與到了項目後期的研究之中。
在見識了蘇茂言是怎麼給人看病的之後,他又見識了蘇茂言是怎麼領導一個團隊的。
每周一次的例會中,蘇茂言先是聽了目前的進度和問題,然後針對存在的問題一一指出解決的方案, 看起來一點也不像是初出社會的小青年。
而那些年齡比他大得多的醫生們也一點都不刺頭, 對蘇茂言提出的意見都非常重視。
很顯然, 蘇茂言雖然年齡小, 但卻是這個項目裏麵當之無愧的leader。
會後吳華也對羅毅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然後交給了他一大堆需要整理的資料。
“按照項目的進度,七月底差不多就該進入最後的總結階段了, 所以現在我們兩個人的工作量也特別大,要對之前的資料進行一個整理,一起加油吧。”
出乎意料的,羅毅對於被扔了一堆資料的事情並不反感,反而非常的有積極性,他接過資料道:“吳師兄放心,有什麼要求你盡管說,我一定不給團隊拖後腿。”
笑話,剛一上班就能接觸到國協的項目,還是蘇茂言牽頭的項目,他高興還來不及,怎麼會嫌忙。
吳華見狀拍了拍他的肩膀,笑著道:“行,我和你仔細說說。”
時間很快進入了七月,有了羅毅的幫忙,後期的工作進行的也出乎意料的順利,再加上整個團隊的高效率,在七月底時,最後的研究成果總算是成功出爐了。
這和他們的進度表也非常符合,所以八月初,蘇茂言就去首都把手裏的研究成果給交了,順帶著也給國內最出名的傷科期刊投了稿。
知道他的項目進行的非常順利,會長也挺高興的,特地抽了一天約蘇茂言出來吃飯,和他們一起的還有邊磊。
邊磊比兩個月前黑了一點,聽說是之前去了z國參加交流,所以曬黑了不少,見到蘇茂言後,邊磊也挺高興的,不僅是因為老友重逢,更是因為蘇茂言成功牽線了一個考察團去c國。
“你小子不錯啊。”邊磊喝了一口咖啡,“我接到譚靜的電話時還是懵的,雖然她之前拜托了我,想讓我在國內給那邊找找路子,但是我就是個醫生,能有什麼路子啊,不過答應了的事情又不能不做,你說是吧,還好你幫我解決了燃眉之急。”
國協會長還不清楚這件事情,聞言問道:“什麼路子?”
邊磊笑著看了一眼蘇茂言道:“之前我們不是去c國參加援助項目嗎,那邊的援助項目組想要幫著當地人找點發財的路子,因為環境挺好的原因,就想到種植中藥上麵,這不就想讓我先去看看,然後再去找找路子。”
國協會長點頭,現在中藥種植的市場比前些年大多了,因為國力的增強,大部分國家也對華國的中醫越來越了解,了解之下,接納的人也越來越多,所以國外對於中藥材也是有一定的需求量的。
當然,需求量最大的還是國內,而且國內市場的缺口仍然很大,一些緊缺中藥也靠進口,所以c國的那個地方如果真的適合種植中藥的話,倒是一個不錯的賺錢辦法。
不過聽了邊磊的話後,會長對蘇茂言的能量也有了新的認識。
“對了,茂言你有興趣參加一個會診嗎?”會長突然問道。
蘇茂言道:“什麼會診?”
會長道:“劉氏集團你聽說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