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已經饑腸轆轆,從跟蘇萱住在一起,他就沒有在外麵吃過飯,下班了,她會去菜市場買一些菜,然後首先就會做好豐盛的晚餐。
他有些賭氣地看著地上摔碎的雞蛋和踩爛的雞腿,猛地把它們一腳踢開。
——
奈斯口紅農藥檢測不達標的事情持續發酵,自然藥坊作為原材料的提供者,前一段時間熱度不減,當然也沒有辦法避免成為討論的重點。
在記者采訪後的第二天,魯城晚報和魯城經濟周刊的首頁就刊登了對賀存的采訪。
“自然藥坊:原材料可達食用級別,積極接受質檢部門檢測。”
小紅采購了當日的報紙,賀存坐在辦公室慢慢的把報紙展開,大概是因為昨天給的花脯起了作用,兩家報紙的記者語調還不是很犀利,整體來說持積極觀望態度。
對於賀存來說,能達到這個效果,他已經比較滿意。
在這個通訊尚不發達的年代,報紙是比較權威的宣傳機構,如果報紙對自然藥坊的宣傳過於消極,那麼縱使後來的檢測達到標準,一些消費者也會存在一些忌憚心理。
賀存到是胸有成竹,但是夏茹就比較擔心了,自從出了這個事情,她也沒有再去原料生產基地,而是和賀存一起待在辦公室,經常不安的走來走去。
借著等待質檢結果機會,賀存讓全廠的工人帶薪休假三天,這種時候大家也根本無心生產,倒不如給大家一個恩惠,等公司度過了難關,大家也會懂得感恩,更加積極生產。
賀存並沒有閑著,就一天的時間,各門店選出的參與踏雪尋梅活動的代表,已經達到了一百名。
他先給原主老家打了個電話,交代了一下情況,然後再聯係了上次參與采訪的記者。
記者們也很願意參與此次的行程,相比起毫無動作的奈斯,賀存公司在這一段時間,都是報道熱點。
兩日之後,天氣略微放晴,賀存包了三輛大巴車,帶著一群人浩浩蕩蕩的去了馬兒囤。
因為賀存早有交代,村裏的村民們早就準備了一些當地的特色食品果脯和花脯,擺在進村的必經路口,城裏人來報名參與此次活動多少帶有一點旅遊的性質,看到頗具特色的零食,價格又十分實惠,大家都爭著買點來嚐嚐。
賀存這個時候站出來充當了導遊的角色,拿出一罐花脯,“大家知道吃的這是什麼東西嗎?”
“有點花香。”
“醬菜?……但應該沒這麼甜。”
“這個軟軟甜甜的,不知道是什麼……”
對於果脯,大家都不陌生,可是花脯這個東西,特別是地方性季節性的花脯,卻並不常見。
“大家請看。”賀存指著村子後麵大山裏漫山遍野的臘梅花,“大家手裏所拿的這個花脯,就是山上這些野生臘梅花經過特色製作而成的。”
李區當然懂賀存的意-_-!
賀存倒是不太介意,“來都來啦,就進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