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早已備下禦駕的戰船,大將軍親自護駕,將這艘王船團團的圍在中間,但又不會太過顯眼。

一切都很順利,除了秦禹有些暈船外,一連的捷報,讓這點暈船的不適都可以忽略不計了。可前夜突然起了暴雨,昨天又是一天一夜的大霧,讓本就一鼓作氣的戰事,突然陷入了僵局。

一日、兩日、三日今日已是第五日了,秦禹的耐心徹底沒有了,幾次將統帥趙寧夏與大將軍柴清叫上船來,大聲斥責。

今日晨間有一小股匪徒騷擾,驚擾了到了王船。大將軍柴清肅清了匪患,第一時間上船請罪,可還是被秦禹大聲的責罵,甚至用茶盞砸到他的身上,一碗熱茶將大將軍燙了個透徹。

秦禹雖已經四十多歲了,可曆來養尊處優,驕縱隨心,從皇子到王爺,從王爺到皇帝,這一生都是平順,從未經曆過絲毫的挫折,更沒有人忤逆過他的心意。

他的父皇武皇帝,非嫡非長,卻在一群兄弟中殺了出來,登上皇位。武帝登基之前,七個兄弟死其五,登基一年後,最後兩個兄弟也在自己的封地上死得不明不白,這其中還有與武帝一母同胞的親弟弟。當然,武帝的那些侄兒都是隱患,最後也是病的病死,猝死的猝死,一個都沒留下。

武皇帝雖一生功勳卓越,東征西戰,文治有太子輔政,頗能聽見人言,很是有作為,可惜卻因登基後殺兄滅弟,屠戮子侄而被後人詬病。武帝吃過奪嫡之苦,甚是避免下一代也是如此。他的後宮雖人數眾多,但隻有身份貴重的呂氏皇後誕下了兩個嫡子,嫡長子就是早逝的文景帝,嫡次子便是如今的皇上。

傳聞,武帝當年征戰在外時,忽遇暴雨山洪,一路爬到一座山頂,找到一處在修建的非常輝煌的道觀裏避雨。那時武帝因節節敗退,身側隻餘鎮國將軍鄒博世以及兩個隨從,他們都是隻著布衣,滿身泥濘,滿臉的胡須,顯得十分落魄。好不容易找到避雨的地方,都很開心,尚未敲門,門自內裏打開,觀主帶了兩個童子親自相迎。

這一夜暴雨,武帝身處靜室與觀主談古論今。觀主看起來很是年輕,可卻博古通今,對人世、世事,自有一番獨特的見地。武帝如遇知己,難免談到此時之戰事。武帝因近日戰事不明,節節敗退,很是擔憂,可觀主對武帝即將的天下一統言之鑿鑿,後來所有一切,果如觀主所言。可越是如此,武帝不但不喜反而憂心忡忡,因那觀主說大梁朝,四世而亡。

那觀主說時,武帝自然不肯相信,甚至有些想發落這個招搖撞騙之人。若他當真如此之神,為何沒有認出來自己的身份。這大梁雖未蕩平西南,北有韃靼擾邊,可內陸卻在□□皇帝時便已經營的固若金湯,若非天災人禍接連不斷,絕不可能若四世而亡。

武帝乃太/祖之子,這已是第二世了,那麼四世便是太子之後,太子如今才出生,雖看不出什麼來,但自己將來親自教導的孩子,絕不可能昏庸至此。便是太子昏庸無能,隻要自己將所有的一切都安排好,那麼大梁朝也不可能終結在孫子的手裏。

武帝因此動怒,言辭激烈。那觀主不但不懼,反而繼續說:四世而亡,也非隻是朝代,而是武帝這一血脈也會斷絕,皆因武帝屠戮血親,壞了龍基,因果循環自有報應,一飲一啄全有前定。

武帝屠戮血親,自己煞星鎮魂,壓得住這血腥冤魂,可福德不修,禍及子孫,他的後代也為奪皇位,也會相互屠戮,血脈斷絕。

言及此,天色大亮,日破芸初,武帝氣怒之餘得急報匆匆而去,隻想戰後再來找這個老牛鼻子算賬。可後來不管武帝帶著鎮國將軍走了多少次山路,去了多少次山頂,都再也找不到那個道觀,向附近的人打聽,從來沒有人見過那個道觀,反而是有人在雷電交加的那夜,看見山上盤旋著一個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