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的體察,這是源於他對自然界的細致入微的觀察和一種強烈的神秘主義直覺而至。這種對自然和自然規律的著意關注,是構成老子哲學思想的基石。

源於一種生物學上的意義,人類與自然的關係,無論在精神上亦或在物質方麵,從古迄今,都表現為一種近乎原始的依賴性,有如嬰兒之對母體。古人有雲:“人窮則反本。”這個所謂的“本”,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講,也就是指“自然”,這個人類和萬物的母親。屈原長詩《天問》為什麼會提出許多對宇宙天體、曆史、神話和人世方麵的疑問?當他對政治前途和黑暗現實感到失望時,很自然地會產生一種對自然的返歸心態和求助願望。出於一種對現實的不滿和焦慮,推本極源,急切希望找到人在神秘的自然力麵前的合適位置。

弗洛伊德的“快樂原則”說,論述了文明給人類帶來物質利益的同時,也給人類的精神帶來了極為沉重的壓抑,這是文明之一大缺憾。然而他所說的人類天生的追求快樂的原則,也正是建立在人和自然的諧合關係上。今天,人們在生活需求和文化思想方麵湧動的“回歸自然”潮流,不也是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解釋了古代學家們對宇宙自然竭力盡智地探索的原因嗎?由此我們也可理解老子哲學裏尊崇自然,否決知識,追求“小國寡民”的政治生活,以及對“道”純樸本性和神秘的原始動力的渲染的曆史原因所在了。

春秋戰國時期,王權上移,陪裏執命,政治和社會關係均發生了急劇的變化。而當現實社會中的氏族製束縛著曆史的發展,舊有的“天命觀”和“天道觀”同樣也束縛著思想的發展。老子形而上學的“道”的提出,是從對自然史的認識上尋找否決“天命觀”“天道觀”的理論根據,因而具備了中國古代哲學史的革命性和合理。

☆、第109章

第二日,義診當天,很多路途遙遠的病人三更就來排隊了,為了讓更多的病人能夠都到診治,複顏妤不過小憩了一個時辰便開始了義診。

這次來的人數之多讓複顏妤有些始料不及,雖然早前已經做好了準備,卻不曾想第一天就來了這麼多人。

“阿飛,去府裏和福伯說一聲,讓廚房多熬點稀飯送過來。我看這些病人他們這麼早就過來等到天亮一定饑腸轆轆,準備些熱的東西讓他們吃下,驅驅寒氣。”複顏妤是個細心的醫者,見那些窮苦的病人衣著單薄,又命人拿布圍了很大一塊場地出來,裏麵放了幾個炭盆取暖,這樣就不會因為站在外麵而受涼。

“複大夫真是好人啊……”

“是啊,複大夫真是熱心腸……”

“複大夫女中豪傑,巾幗英雄……”

一時間,義診的地方都是此起彼伏的誇讚聲,複顏妤並未受這些幹擾,專心的給病人看病、下藥,原本冬日蕭條的街市,也因為義診而變得熱鬧起來。

李涵雍除了王府便朝著複顏妤的藥鋪而來,隨同一起的還有蘇慕芷。

遠遠的,蘇慕芷就看到一襲白衣的複顏妤坐在一條長板凳上,腰身挺拔,一頭烏黑的秀發從中間束起一個結,自然的飄散在後背,看得竟一時間有些回不過神來。

“慕芷,慕芷”見手裏攙著的人眼睛直愣愣的看著前方,腳下去像生了釘一般的一動不動的站在那裏,李涵雍不知道蘇慕芷發生了什麼事。

“王爺……何事?”蘇慕芷被李涵雍這麼兩聲一喊,早已經恢複過來,腦子轉動著為自己剛剛的失態找一個完美的借口。

“這是怎麼了?身子還是不舒服?”李涵雍對蘇慕芷的關心大抵是因為洞房花燭之夜的事而起,自己一時的魯莽傷了蘇慕芷,為此遭到了複顏妤不小的責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