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五哥的嫡長孫,自己也要搶過來。

“好小子,我好不容易盼到小孫子長大能把我換下來,你竟然跟我搶?”聞言,弘晝立即開始吹胡子瞪眼,又狠狠拍著弟弟肩:“不行,人我不給,你死心吧!”

“當真?”聽到弘晝的回答,弘瞻隻是略略抬了下狹長的黑眸看了兄長一眼,這卻是愛新覺羅家族的人一慣表示威脅的方法——

“臭小子,算你厲害!”見此,和親王弘晝隻能妥協了,沒有了商務部大把銀子的支持,外務部今後要怎麼開展工作喲?綿晗啊,瑪法對不起你,瑪法竟然就這麼把你給賣了——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永璉:圓明園——是不是有什麼——不妥?

聞言含香隻是呆怔片刻,然後,不到三分鍾,她已經用鉛筆在潔白的紙頁畫出了一張斷壁殘垣——然後題了這樣一句小字:圓明園遺址。

98

98、繼續教育中 ...

圓明園的春日遊園活動之後,世界各國再一次將目光投向東方。

從好戰的俄羅斯手中奪回西伯利亞,讓全世界認識到了中國陸軍,南海和印度洋的炮火向世界證明了中國海軍,近三十年的鼓勵商貿,絡繹不絕從中國沿海港口駛出的大型商船,給世界各國帶去了中國琳琅滿目的商品,讓世界見識到了中國經濟的活力繁華,而圓明園的遊園活動,則讓世界開始注意到神秘的中國皇室。

談論最多的,當然就是那位剛剛即位不久的中國皇帝。

中國皇帝很年輕,也很友善,隻看衣著,他便能知道我們來自哪些國家!這是東歐某個國家的公使與朋友聊天時說的話。

中國皇帝的記憶力也非常好,半年前隻召見過一麵,他現在竟然還記得我們!這是來自中東沙漠某國的公使給自己的國王回信中這樣寫道。

年輕的中國皇帝非常友好,與人打招呼的時候眼睛從來都是直視對方的。這是西歐某國同樣來自皇室的公使在給家人寫信時這樣說。

皇帝陛下不但年輕,而且很英俊,雖然他不喜歡笑,但是那雙像黑珍珠一般的眼眸還是非常漂亮……他沒有留辮子,也沒有蓄須,你們都說錯了,是的,也並不古板,反而很健談,看起來也非常友善,我親眼見到那位中國皇帝了,他實在迷人極了……那些公使夫人們在給國內的夫人太太們寫信時一次次用“迷人”“英俊”來修飾自己眼中的中國皇帝。

中國皇帝英俊,而且風度翩翩,他友好而慷慨,他博學多才,對法蘭西知之甚詳,他說他喜歡浪漫熱情的法蘭西,希望能親自到凡爾賽宮參觀……中國皇帝是法蘭西最友好的朋友,我們的國王和法蘭西人民也熱烈歡迎中國皇帝陛下親赴法蘭西進行友好訪問——這是《巴黎早報》上熱情洋溢的評論。

……

借著這次風聲,中國皇室也開始擴大在民間的影響,首當其衝便是當今長公主號召宗室女眷組織成立了婦女聯合會,簡稱婦聯,除了資助那些因在天災人禍中家庭破裂無所依靠的孤兒寡母,同時還調解家庭暴力糾紛。接著朝廷也成立了紅十字會,出資人是宗室和皇室,紅十字會的職責便是遇有自然災害發生時,及時組織民間力量救助災民。

南海之戰和圓明園的遊園活動大大振奮了國人士氣,朝堂內許多老臣也開始重新認識剛剛執政三年的榮康帝,雖然仍有人暗中批評新帝是“乾綱獨斷”,卻也有不少人開始放下偏見,試著相信銳意改革的新帝會將中國帶進另一個盛世。而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中國的榮康新政早已經超越了先祖們三代人共同創造的康乾盛世。

兩千年前,大漢鐵騎的千裏遠征讓世界記住了這麼一句話: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一千年前,一位極具雄才大略的中國皇帝被周邊各國國君共同尊為天可汗,長安城裏萬國來朝——時隔千年,中國再一次站在了世界的頂峰,而帶領中國走到這一步的便是大清孝宗榮康帝,愛新覺羅永璉。

後世史學界有語:清孝宗皇帝,非漢武唐宗不可比!亦有人用聖祖評前朝洪武永樂之語讚揚孝宗: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言歸正傳,話說在戰場上敗給中國的英國,現在則唱起了自己的拿手好戲,用一慣對付法國的辦法來對付中國,開始全力扶植日本和俄國與中國為敵,不但極速擴大了與兩國的貿易往來,更是大力扶植兩國的海軍建設,為此,英國甚至貸款幫助兩國建立了歐洲最發達的造船廠,所有設備全部是英國皇家海軍禦用浦利茅茨船廠提供,工人也由英方親自培訓,手把手教會他們歐洲最先進的造船技術。

一時間,國際上甚至傳出了英俄日締結了三國同盟的消息——

英國人的打算世界人都看得明白,中國更是早在英內閣做出扶植日俄的決定時便得到了消息,因為一場大戰方歇,英國的舉動倒也在中國朝堂上引起了小小的騷亂。

“有什麼好擔心的?狗也不是那麼好養的!”冷哼一聲,和榮望著眼前的幾個小子輕斥道:“回去都給我查查中國海軍從無到有,是怎麼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你們以為英國人幫他們造一批軍艦就能威脅中國海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