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瑤都疼。”
看樂瑤天真無邪的樣子,平安是又氣又羞,忽然想起昨晚王妃給自己送來的那副春宮圖頓時覺得血液快衝上頭頂要爆了!
幾人又調♪戲了平安和樂瑤一會兒,喜娘和幾個嬤嬤雖不敢說什麼,但最怕誤了吉時,眾人這才作罷。原先做女兒的梳的飛天介換成淩雲髻,發髻正中間戴上一隻九鳳朝陽,大紅喜袍按著穆蒔的級別繡上八隻金鳳,通身的打扮印著平安新娘妝,一回眸一低頭間豔麗非凡,眾人一時間看呆了眼。直到嫻雅進屋大家這才回過神來。
嫻雅看著女兒嬌麗喜氣的樣子,雖有些心酸但更多的是驕傲。還好老天爺給她這個機會,讓她親手把女兒送出門,昨晚她就答應榮兒今天絕對不能哭,要高高興興的把她送出門。
王妃正要拉著平安交代些什麼,門外的炮仗聲劈裏啪啦驟然增大,賓客的高呼已到頂點,明慧也急著從外頭走進來催促:“王妃,迎親的花轎已經上門了,要開始催妝了。”
屋內頓時冷了下來,王妃和平安齊齊往外看,發現水映正站在外頭望著她們,母子三人相互凝望,說不盡的傷感。
“娘,讓我背著妹妹出嫁吧。”水映一直覺得欠平安的,他不想讓喜娘背著妹妹上花轎,他想親自背著妹妹將她送上花轎,送到東安郡王府,他要讓對方知道他們把寶一樣的妹妹送給他們家做媳婦。
緊接著喜娘又催促了第二遍,嫻雅忽然覺得心頭像撕裂一般,到喜娘第三次催妝的時候,明慧這才呈上一碗米飯,寓意要嫻雅喂平安吃上轎飯。
“兒啊,這十幾年為娘對不起你啊,坐娘腿上吃了這碗上轎飯,不要恨娘也不要忘了娘。”眾人聽到這裏莫不背過臉,就連樂瑤也忍不住躲到齊王妃的懷裏悄悄哭起來。平安雖極力忍著,淚花卻如斷線的珍珠低下臉頰,喜娘又急著過來給補妝。
喂下三口飯,王妃用自己的帕子擦幹平安臉上的淚,笑道:“你要孝順公婆,敬重他的兄弟,好好體貼丈夫,早日開枝散葉,莫為爹娘著想。”
平安隻點頭沒應聲,直到喜娘催促:“抱上轎。”眾人才真正體會到離別的時候。平安依依不舍的從王妃懷裏出來,對著王妃一拜,道:“娘,我走了。”
王妃不忍,別過臉去。待平安走至房門口也不見王妃抬頭,隻看她瘦弱的身子低低起伏,身旁的伯母嬸娘無言安慰著。
走至房門,平安最後望了一眼王妃的背影:“娘,這次我真走了。”就這一聲,叫斷了嫻雅的心魂,待她要再看一眼她的榮兒時候,新娘的閨房已被緩緩關上,從此她的榮兒就是別家的人了。
別過娘家,大紅的喜轎繞至千歲坊以討“千歲”,一路上大紅燈籠開路,五彩的煙花染滿夜空,王府的連綿行仗禮隊,將夜晚的長安街妝點的分外隆重。待拜堂花轎進門,男家奏樂放炮仗迎轎。
停轎後卸轎門,由一名五六歲盛妝幼女迎新娘出轎,她先是用手微拉平安衣袖三下,平安這才出了轎。然後跨過一隻朱紅漆的木製“馬鞍子”,步紅氈,由喜娘相扶站在喜堂右側位置。
到了男方家,男方的喜娘接手背起新娘,新郎早已等候多時,夫妻雙方行過廟禮,家禮三叩九拜,這才被送入洞房。穆蒔在左,平安在右,中間由一名福壽雙全婦人用秤杆微叩一下平安頭部,而後挑去蓋頭,穆蒔隻一眼驚豔就被眾人拉去敬酒,而平安在洞房裏開臉,待平安梳洗幹淨又換了一身喜袍,鬧洞房這才正式開始。
成親那日新娘不多與客人說話,鬧洞房就是要先逗新娘開口,然後看其衣裳紐扣,五顆紐扣說是“五子登科”,看其腳髁頭,說是看老壽星。鬧至午夜才漸漸散去。喜娘早已把被褥鋪好,穆蒔賞了謝錢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