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人很多,各種小攤小販叫賣聲絡繹不絕,市鎮上確實比前些年熱鬧了不少。
而人們的穿戴方麵也豐富了不少,以前顏色較為單調,現在大紅大綠還蠻鮮豔的。
這些衣裳帶著時代的濃濃特色,林雲星也覺著不錯,但到底還是缺少了一些什麼。
設計師總是希望能讓一個時代染上他們的個性和色彩。
這是一名設計師最大的成就感。
“欸,那兒有一個裁縫店,我們去看看。”
林雲星拉著楊子蘭,去了街角一家裁縫店。
裏麵有一位戴著眼鏡的男子,約摸三十歲,看著斯斯文文的,正坐在縫紉機前做衣服。
而店裏麵懸掛著不少布匹,還有一些已經完工的成衣。
林雲星和楊子蘭一一看過去,發現這裏麵的料子雖然不是怎麼好,款式也有點老,但師傅的手藝是真不錯。
尺寸把握很準,裁剪和縫紉都很嫻熟,而且很精細。
這要是基礎條件再好一些,條件更充足點,這家裁縫店絕對可以做得更好。
林雲星和楊子蘭就站在旁邊,看著師傅踩著縫紉機,針線在衣裳上走了一圈又一圈。他不需要特地停下來比照,有些東西他看一眼就知道怎麼做。而且雙手非常靈活,將一件衣裳盤成了一朵花,也完全不會混亂。手指稍微一比劃,就比尺子還要精準。
他做事的時候非常專注,林雲星和楊子蘭在那兒站半天了,他也沒有抬起頭,更沒有站起來招呼客人。
這樣可不是做生意發財之道,似乎比起賣衣服,他更享受做衣服的過程。
楊子蘭看林雲星一眼,示意要不要先離開?
林雲星卻看得津津有味。
他知道眼前人在做一件旗袍,旗袍的用料是這裏麵最上等的一塊料子,蘭花底,青綠色,寬袖低開衩長旗袍,裁剪很完美。
前麵的工作都很順利,林雲星看見那人對著領口思量,忍不住說了一句。
“無開襟,高領,怎麼樣?”
這時候穿旗袍的人並不多,畢竟穿著旗袍幹活總有一些不方便。但還是有一些手頭寬裕或對旗袍情有獨鍾的姑娘喜歡訂做一兩件,在特殊的場合穿上它,彰顯自己的魅力與風韻。
能做旗袍的師傅是有的,但能做得非常好的卻不是很多。
有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師傅,有一手獨步江湖的手藝,雖然做得慢,但依然有一些人花大價錢請他們做。
這位男子年紀很輕,就有這手藝已經相當難得了。
前世,林雲星曾經專門舉辦過一場以旗袍為主的服裝秀,得到了很熱烈的反饋。
她負責設計,另兩位厲害的老師傅一針一線將其製作出來。
那一場秀,不但觀眾被打動了,林雲星自己也很感動。
她的設計還在其次,最讓她動容的是那兩位老師傅,他們身上展示出來的一種工匠精神,讓她對服裝這一行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思緒回到當下。
時下的旗袍,多是左開襟,但林雲星剛才觀察了一下裁縫店木廚內的照片,對應著尺寸和編號找到了這件旗袍的主人。
做旗袍要考慮的因素可是很多的,籠統的說是臉型和身形。不同的臉型適用不同的領口,而體態偏豐滿還是纖瘦,構思也會有很大的差別。具體落實到每一部位,該著重展示哪個地方的魅力,其中要注意的地方多得很。
當然還有一個是自身的氣質,要做到服裝與本人氣質相結合、甚至能更進一步襯托主人的氣質,就是比較高難度的要求了。
照片上的女子,體態端莊,人挺拘謹,像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大家閨秀。
而無開襟高領的旗袍,會營造出一種高貴嚴謹的氣質來。與她本人,倒是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