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1)

【內容簡介】

幸福的愛情總是相似的,而單身的女性,則各有各單身的理由。

從未嚐試愛情滋味的人兒,當麵對我愛的人,和合適的人同時出現,再平靜的心也無法平靜。原本愛情應當簡單,可實際上卻是一樁煩惱的事情。談一場戀愛,原來也這麼麻煩。

當愛情成為往事,回憶一幕幕卻總在心頭繞亂平靜的心。早婚的後遺症,是在重重壓力下,不得不將感情拗斷。而痛定=

那邊的麵試結束,似乎已達成協議,男孩起身準備離去,但剛要出門,又折返回來。他對服務生說:“這套FM Acoustic應該送去檢修,音箱的回聲有些問題。”

服務生露出笑容,店主親自過來問:“你知道哪裏能修?”

男孩說:“我認得一個老師傅,改日找他來幫忙。”說完出了門。

服務生不禁問老板:“稀奇,他聽的出我們的FM Acoustic?”

老板不免得意:“是真稀奇,全城大約隻有我和古北的夜店肯花這個血本。他大概在夜店裏做過。”

這話不遠不近剛剛好飄進“化學家”耳朵裏,他展眉一笑,眉眼難得跟著鳥窩頭一起生動起來,他叫住服務生:“結賬。”

服務生拿著手寫單報賬:“一共六十五元。”

“化學家”笑嘻嘻問楊筱光:“你有五十塊嗎?我正好有零錢找你,你那杯二十八。”

楊筱光扯扯嘴角,那裏差點不聽指揮而抽搐。她“刷”地從錢包裏抽出一張百元大鈔,直接遞給了服務生。

頭一次相親結束的晚上,她向楊爸彙報:“我覺得我這個本科生跟碩士的差距相當於地球和太陽的距離,我覺得多讀幾年書的人會甩別人幾條橫馬路的,我覺得專業人士的精深不是我普通人可以理解的。”

楊爸一臉的期望轉為一臉的失望。

楊筱光還補充:“我覺得我還真高攀不起專業人才。”

楊媽和楊筱光一樣善於總結,她由楊筱光第一次失敗的相親得出的結論是——隻有同城人士才會有共同語言,同城多好?親家互相還能走動,符合她愛熱鬧的天性。

楊媽輾轉托了多人,終於卯上一位事業單位任職,公務員編製的適齡男青年,據說家庭條件還是不錯的。由對方定的相親地點就可見一斑——那可是中心地段有名的貴價餐廳。

為了表示鄭重,楊媽決定親自出馬帶楊筱光赴宴,且還要求女兒翻一件套裝穿上身,搞得楊筱光感覺像是要去麵試。

其實現實情況也差不多。

甫進包房,她就見一精瘦的白麵書生低頭坐在主人位,被身邊三個中年女性夾在當中。三個女性分別是介紹人,對方的親媽,對方的姨媽,加上楊筱光自己和楊媽,一桌五個女人對牢一個男人。

對方的媽問:“楊小姐在哪裏上班啊?”

楊媽答:“在一家香港人開的營銷公司做公關策劃。”

對方的阿姨問:“楊小姐平時有什麼愛好?”

楊媽答:“平時喜歡看書,看電影,也很會做家務的。”

楊筱光眼觀鼻,鼻觀心。

看書,沒錯,口袋言情小黃書。

看電影,也沒錯,日本美國動畫片。

做家務,更沒錯,洗碗摔碗,拖地灑水,楊爸已經不願意讓她插手任何一件家務了。

楊媽補充:“還很會做菜呢!”

很會做菜,番茄炒蛋。

介紹人幫著貼金:“楊小姐很能幹的,做過很多上電視的節目呢!”

對方的媽忽忽笑得很冷:“我們家比較傳統的,期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