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政策逐漸放寬,有好些膽大的都開始擺攤自己做生意。鄭萍的這個小姐妹以前是和她一起在工廠食堂工作的,自從開始擺攤做生意,不到一年的功夫家裏就換了新房子,鄭萍也不是沒有心動過,隻是許軍不支持她,她也就都按捺下來。

隻是泥人也有三分火氣,常年逆來順受,即便她自己接受得了,她也不願意讓孩子也跟著受白眼。有了這個導火索,再加上小姐妹的不斷攛掇,鄭萍這次是真正下定了決心要做生意,並決定要買一輛三輪車。

這種三輪車的全名應該叫“三輪腳踏貨車”,是擺攤做生意的標配,否則擺攤需要的那麼多東西根本沒法運。

然而八十年代,這樣的三輪車可是稀罕貨,買上一輛需要兩百多塊,而且還必須得辦牌照,手續非常繁瑣,就算是二手的車,也得要好幾十,加上各種零零碎碎地花銷,也得奔著一百去。要知道許軍一個月的工資才四十多塊,想要買一輛三輪車談何容易?但是鄭萍這次的決心異常堅定,不顧丈夫的反對和冷眼,愣是東拚西湊地借來了八十塊錢,成功買到了一輛二手三輪車。

鄭萍這輛三輪車是從專門幫人運貨搬家的人手裏淘汰下來的,不僅鏽跡斑斑,就連車鬥底層的木板都裂開了,不過對鄭萍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隻要還能騎就行。她拿到三輪車後,用醋把生鏽的地方全都仔仔細細地擦了一遍,又在底層鋪上了一層結實的木板,等於是把這車做了一個簡單的翻新。

有了車子,她就開始每天早起做飯,拉去市場上賣。

當初為了買車的事情,許軍不知道和鄭萍吵過多少次,最後還是看她真的賺到了錢,才沒再多說什麼,安心花起了妻子賺來的錢。

大概懂事能幹的人總要比旁人多吃一些苦,鄭萍這樣好的人,偏偏卻攤上了許軍這麼一個丈夫,直接把自己的後半生都搭了進去。想到之後的劇情,許錦薇不禁為這個堅強又可憐的女人感到心疼,要改變這部分劇情的意願也愈發強烈起來。

——絕對不能讓鄭萍走上書裏悲慘的道路!

母女倆一起把東西全都搬到三輪車的車鬥裏後,鄭萍用一條棉被把所有東西蓋起來,再綁上繩子固定好,這才對許錦薇道,“囡囡上來,媽媽送你去學校。”

“好。”許錦薇背著書包,坐了上去。

市一中的位置不錯,周圍有一家紡織廠和一家印刷廠,因此早上會有人專門到市一中門口擺攤賣早餐,有饅頭、油條和豆漿等,花樣繁多,花個幾分錢就能吃飽。鄭萍也在那擺攤,每天可以順路送女兒去學校,省得女兒還要每天步行半個多小時到學校。

鄭萍騎著三輪把許錦薇送到了學校門口,叮囑了她幾句好好學習之類的話,又拿出了一個鋁製飯盒給她,裏麵裝著她今天的午飯。

許錦薇小心翼翼地將飯盒放進包裏,又幫著鄭萍把車上的東西卸了下來。

“囡囡,媽媽自己來,你快去學校吧。”鄭萍舍不得女兒操勞,又開始趕人了。

“媽,現在才七點多,學校都沒什麼人,我去了也是坐在教室發呆,還不如在這裏陪陪你呢。”

“你……”鄭萍還想再勸,但有客人上門了。

“老板,今天賣的是什麼粥啊?”來人穿著深藍色的工服,顯然就是在附近廠子裏上班的工人。

“有紅薯粥和青菜粥。”有客人上門,鄭萍也不好再跟女兒說話,一邊答著一邊揭開了兩口鐵鍋的鍋蓋,因為一路上包著棉被,這會兒裏麵的粥還是熱騰騰的。

“老板,你這青菜粥聞著好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