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還有車夫一起來的,四天前才到,昨天就是去找茶樹苗才遇到瀟瀟的。”

楊默承聞言,繼續問道:“那你家大人呢?”

小月想了想,慢聲說:“我父母雙亡,還有一個哥哥在皇城看店。我來這裏就是想要是能做生意就做,做不了就當是出來曆練曆練。”

楊默承感歎道:“唉,都是為生活所迫呀!隻是沒想到皇城裏的日子也如此困難,不過你年紀小小就獨自在外,你大哥在家怕也是擔心不盡吧?如果有什麼困難你大可跟老夫說說,也許老夫能幫你一把。”

顏小月不知道楊默承那翻腦補從何而來,疑惑道:“楊伯伯?你?”。

“我爹是嶺南郡刺史楊默承。”楊瀟兒小聲的在小月耳邊說道。顏小月驚訝的看著瀟瀟,雖然她來之前有些猜測,可沒想到竟成真了。看著楊默承想要行禮卻又不知道該怎麼做,跪吧?顏小月又不太樂意,稍稍整理了一下衣服,屈身準備下跪,楊瀟兒在一旁快速拉住,“這又不是府衙,不用行大禮。”

楊默承笑嗬嗬道:“是呀,小月姑娘不用拘束。還是說說你想做什麼生意吧,讓老夫幫著參謀參謀。”

顏小月一聽,就明白楊默承看的意思了,這是要還她人情了。既然如此,那她也就無需客氣了,有了刺史的幫忙,她的那些想法實施起來應該事半功倍吧。

“我打算開條南北貨運,將這裏盛產的茶葉和絲綢運到北方去。我翻閱了好多遊記,都說嶺南這裏雨水多,良田十窪九澇,所以我打算找一座適合種茶的山地,將山下的窪地挖成池塘,塘基上種桑樹,池塘裏養些水產,然後弄一個絲織作坊,這樣既能合理利用土地,還能組織婦女們做工,給她們生活一份保障。”顏小月將自己的想法娓娓道來。

楊默承聽完眼睛一亮,震驚的看著顏小月,腦海裏不由得出現剛才小月嘴裏展現的一幕。如果將積水的地方挖成池塘,這樣就省得一下雨地裏就澇漬嚴重,種上一年地卻連肚子也吃不飽,在塘基上種桑樹養蠶,即創造了經濟價值還解決了嶺南的一大難題。

楊默承高興的打量著顏小月,越看越覺得這個小姑娘不簡單,“這裏的地形多低矮的山地,氣候複雜,一到夏季雨水就特別多,有時候一下就了好幾天甚至半個月,雨下得多水又排不出去,好多地方一下雨就澇漬嚴重,你說辦法雖然還沒實施,可卻是比目前隻是救災要好多了,更何況還能解決嶺南郡寡婦眾多問題,唉,真不知你這小腦袋怎麼想得到的?看來老夫真是老了呀。”

顏小月忙謙虛道:“看楊伯伯你這話說的,太寒磣我這小輩了。”心裏卻不無得意,這可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農業文明的結晶呀,能因地製宜實施的典型案例基塘農業,這還是她讀過的一篇報道時記下來的呢,放在這個時代可不就讓人瞪碎眼球的,“這些都是在家時跟我大哥商量討論出來的,能不能實施,具體要怎麼做我還要出去逛逛,實地考察一下。”

楊默承想了想,問道:“小月,你現在還住客棧嗎?”小月點點頭。

楊默承轉頭對站在一邊的山叔說:“大山,去客棧把小月姑娘的行李搬過來,然後派人將聽雨閣收拾出來,以後小月留住那了。”

顏小月連忙阻止,“楊大人,這怎麼好意思,哪能麻煩您呢?”

楊默承解決了心頭大患,心情也舒暢,大笑道:“哈哈,不麻煩,你還是叫我伯父吧,難得瀟兒如此喜歡你,而你要做的生意正好能幫我的大忙,本來還想著幫趁下你的,現在看來以後還要多多像你討教啊。”

楊瀟兒在一旁幫著勸說:“是呀,小月姐姐,你搬過來住我就有伴了,可以天天見到你,你就答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