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事情說不上是國難,畢竟對於生活在皇城裏的人來說,邊陲的幾個小村莊跟他們毫無幹係,他們體會不到每年要守護口糧的堅辛,時時生活在危險中的恐懼。大多數的皇城人,他們隻是來一睹寧王的風采,看看這位驍勇的皇子。

少數人則是為了他們參軍的親人祈禱,即希望他們能平安歸來,又希望他們能大獲全勝,建立戰功。

寧王是帶著寧王府的三千親衛去的,必竟五天時間不可能消耗在皇城點兵的事上,否則去的時候還能不能看到喀拓國人的尾巴還是未知數呢?

寧王走後,皇城進入一個相對的安寧時期。除了各府間的年禮往來,到也沒哪個府邸會在這個時候大肆宴請,就連最愛舉辦宴會的晉王府都沉靜下來。

這種沉靜一直除夕才被打破,一去二十天的寧王終於傳回捷報,不但將蔞犯的喀拓國人盡數斬殺,甚至還抓到了重要人物,這一喜迅傳來。滿皇城如同到達了沸點一般,皆開始了各種喜慶活動。

就連皇宮本已打算取消了的宮宴又臨時派人去各府傳旨,宮宴要如期舉行了。聚在敬榮院的蔣家眾人,一接到聖旨後,兩老便急急忙忙地準備妥當去了皇宮。

顏小月看著蔣阮氏那身沉重的負擔,不盡替老夫人可憐起來,這朝服看起來重。可根本就不怎麼保暖。再加上各種首飾上身,隻怕不少於二十斤吧。

顏小月在替老夫人可憐,可這眼睛看在旁人眼裏卻成了羨慕了。蔣思言眼神暗了暗,意味不明。

蔣老夫人不在府裏,那府裏的晚宴自然就落到了顏小月身上,府裏雖然有二夫人。可說起來二爺是庶子,那二房就是旁支了。所以在老夫人不在的情況下。就成了顏小月住持大局。

還好一切都有往例可循,老夫人也大多都準備好了,所以很多事兒隻要顏小月點頭淩嬤嬤便吩咐了下去。

年夜飯早早地就開始準備上了,可做好的飯菜熱了一遍又一遍。也不見人回來。主子沒回來,底下的奴才也沒個回府說下情況的。

一直到夜幕降臨時,蔣家還留在府裏的三個男人才意識到可能出問題了。

顏小月陪二嬸和三位尚在閨閣的女孩子呆在敬榮堂等消息。吩咐門房看緊了門,不要讓人隨意進出。

蔣政帶著蔣家兄弟剛出門。門房就來稟報,楊府的夫人和小姐來了。

顏小月和二夫人忙在垂花門處迎了人進來,隻見方雅潔報著小兒子,帶著楊瀟兒急急走來,還不等見完禮,方雅潔便問道:“小月,蔣老爺可回府了。”

顏小月奇怪道:“義母,父親也去參加宮宴了?”

“是呢,今天臨時來的聖旨,老爺便急急忙忙的出去了,午膳都還沒開始吃呢?”

二夫人在一旁忙請了人進房裏,大家依次坐好。

“祖父祖母是巳時正進的宮,看來比義父要早一些。母親,去府裏宣旨的公公可認識?”

“我一婦道人家,也沒進過幾次宮,哪能認識呢?不過,不是上次來府宣旨的公公。”方雅潔說到後頭人已經慌亂了,眼睛通紅。

楊府可不比蔣府,蔣府可以說得上是世代簪纓,根底深厚。而楊府,在皇城落腳還不到幾年,平日楊墨承也是個處處鑽營的人,所以出了事方氏能想到的也隻有這姻親了。

“義母不要擔心,義父既然是被宮裏請去的,就不會有什麼問題,那麼多大人都去了呢。二叔和相公他們都出去打探消息了,我們先等等吧。”

方氏聽了這話,慌亂的心才慢慢穩了下來,感激的看著顏小月,楊府除了還沒長大的清兒,都是女子,想要討個消息也沒得去處,還好小月是個念舊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