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修】
作者有話要說:開始修文。。鑒於本人還處於悲催的高三時期。。本文暫時還是不定期更新。。等到高考後就會恢複正常更新(所謂正常更新時什麼我也還不知道【攤手】)就是這樣。。文中有什麼大家覺得不好的地方的話請指出來。。謝謝大家。。
半躺在榻上,胤禛回想著自己這一生,半生的隱忍換來了最終的勝利,想起奪嫡的那些兄弟,和死在他手裏的那些人,胤禛半點兒也不曾後悔過。
誰讓他是個冷心冷性的人呢?
不過,雖說不曾後悔,愧疚,多少還是對著某些人有一點的。
比如幾乎是看著他長大的二哥,是他和老八他們聯手,一起把太子二哥拉了下來,而二哥,卻絲毫沒有發覺,他這個疼愛的弟弟,是怎樣陷害他的。
又比如弘時,若說對自己這個兒子的死沒有絲毫心疼,是不可能的,那畢竟是自己第一個成年了的兒子,隻可恨他竟和老八那幫人走的那麼近,那幫人對他,能有什麼好心思呢?
其實說到底,他最愧對的,是十三,這個一直跟在他身後的弟弟,比一母同胞的十四還親的弟弟,他……
欠十三的太多了……
“皇阿瑪,該服藥了。”弘曆端著藥碗走近,輕聲喚回了還在回憶過去的胤禛的思緒。
“先放放吧,弘曆,你過來,朕有些話要問你。”擺擺手,胤禛示意弘曆走的近些。
“是,皇阿瑪。”弘曆將藥遞給蘇培盛,榻上人的話讓他有些心神忐忑。
蘇培盛在胤禛的示意下帶著眾宮女太監離開了寢殿,寢殿裏這時便隻剩下這兩個人了。
“弘曆,若你登基,你會如何做呢?”胤禛閉上眼睛,略顯蒼老的麵孔遮不住那般鋒利。
“皇阿瑪,兒臣惶恐,兒臣不敢有非分之想。”弘曆趕忙跪下,對於自己的父,自己的君,他還是懼多於敬。
在這個時候,即使他可以確定那正大光明匾後寫的是他的名字,也不敢露出絲毫不妥。康熙朝太子的下場,可還曆曆在目。
“別擔心,朕準你說,現在隻有你我父子二人,旁人自不會亂嚼舌根。”斜瞥了弘曆一眼,為君為父,他自然是能看到弘曆的性格,至少在他麵前,還能坐到虛心謹慎,隻是他百年之後,若無人敲打,隻怕這江山會敗在他手上。
“那兒臣便鬥膽放肆了。”禁不住那“登基”的誘惑,弘曆略略思考了下,便侃侃而談。
“若兒臣為帝,必虛心聽取大臣們的意見,像唐太宗一樣以史為鏡,以人為鏡。”
假話!
“若兒臣為帝,兒臣定像皇阿瑪學習,兢兢業業,為蒼生著想。”
假話!
“兒臣……會用懷柔手段收服叛逆,然後不動聲色地磨淨他們。”
這才是真話。
胤禛默默地數著弘曆話中的可信度,直到最後一句,才算勉強滿意,不過這孩子自大的毛病還是改不了了。
“那對宗室呢?”其實,這些都與他無關了,對蒼生他已經做到無怨無悔了,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隻是他放心不下,在這群狼環繞的宗室裏,弘曆是否能立足。
“宗室……”弘曆言辭閃爍,在說和不說見猶豫不決。
胤禛擺擺手,示意弘曆說下去。
“既是同源所出,自應是懷柔為主,若可以,兒臣希望能放出十四叔,以安撫宗室眾人。”
胤禛嗤之以鼻,十四?讓他守著自家皇阿瑪的陵墓還委屈了他不成?
“再有,為十叔回複適當的身份。”
胤禛皺眉,這孩子,怎麼一心想著那邊。
“還有……”弘曆猶豫地看了胤禛一眼,還是堅持說到,“皇阿瑪,兒臣希望能恢複八叔九叔的玉牒,皇阿瑪對他們……過於苛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