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延摸著臉道,“這強度跟考鄉試也差不多了。”

程子陽笑了笑,他平日回家慣常幫母親做活,身體也好,對這強度的考試倒是沒什麼不適,“你在家定是不事生產,不然也不至於如此。”

丁延是家中最小男丁上頭四個哥哥,父母自小對他寄予厚望,即便是在鄉下,他爹娘也未曾讓他下過地,所以這連日的趕路可是累個不輕。聽了程子陽這話丁延瞧著程子陽道,“我倒是羨慕你這身子骨,聽聞上京路上多坎坷,這來府學就如此到京城少說要走半個多月想想就頭疼。”

“那你日後多幹些活鍛煉一下。”程子陽道。

丁延剛想點頭,程子陽又道,“洗衣服的時候把我的一並洗了,給你這鍛煉機會。”

“你這人……”丁延笑罵兩句心情也好了一些轉頭睡下。

過了兩日考試結果出來,程子陽與丁延雙雙留下,與他們一同留下的還有一位二十來歲的蘇秀才,至於其他人卻沒這好運氣,隻能原路返回。

三人將行李搬入

府學正式開始府學的學習生涯。

程子陽用心讀書的時候清溪村也開始了春耕,遲梅寧因為如今是家裏的大功臣,所以除了寫話本子就沒有其他的活讓她做了。

就連黃二花都說了,“小妹你盡管寫話本子掙錢,下地幹活這等粗活哪能讓你沾手,隻管歇著。”

一個說兩個也這麼說,遲梅寧從善如流的歇著了,她倒是想拿錢出來請人來幫忙,可遲老太說了,“都是春耕的時候誰家有空出來掙這錢,而且春耕又不是秋收,咱家人多很快就幹完了。再說了又不是都老的動不了了,年紀輕輕的幹點活那有啥,沒的拿錢把人給養廢了。”

遲梅寧一琢磨也是,她有錢若是全拿出來家用家裏人光想靠著她不思進取咋辦,看來還是得聽她娘的。

過了半月有餘春耕結束,遲家又拖家帶口的去幫李秀娥把地耕種上了,這時候遠在府城的程子陽也寫了信回來,信一並送去給了李秀娥,卻在裏頭夾了一封給遲梅寧的信,李秀娥趁著空

閑將信拿了過來,遲老太得知程子陽給遲梅寧寫了信心中熨帖,臉上的笑更是沒落下過,忙催著遲梅寧回屋看信去,而她則拉著李秀娥東拉西扯,說著準備婚事的事兒。

遲梅寧拿了信回屋躺炕上拆了,程子陽在信中隻寫了自己在府城的見聞,還道在府城書鋪裏也看到她的話本,而他有些同窗竟也在看,甚至還討論男主角高中狀元後是否真的能迎娶高官之女。

這書程子陽其實也看了,甚至拿到手稿第一件事就是先看了,然而到中卷結束男主剛考中狀元,至於能否迎娶高官之女卻是沒說的,更別提遲梅寧後頭的計劃了。

在信的末尾程子陽還催促她趕緊將後卷寫完,不然抓耳撓腮想知後事實在焦急。

遲梅寧瞧著信上沒有一句話是說想念她的話頓時哼了哼,“還想看後卷,等著吧。”

遲梅寧雖然放了狠話但該寫還是要寫,畢竟誰還跟錢過不去不是,不過古代書寫全用繁體字,遲梅寧有些不認識的還得想想有沒有可以替換的,而之前程子陽給他的那本話本和原主遺留的話本基本成了字典一樣的存在。

當然末卷因為涉及出海之事寫起來思考的也比較多寫起來麻煩,寫寫改改曆經兩個多月,終於將末卷寫完,寫完後遲梅寧頓時鬆了

口氣,等遲長山回來的時候便把書稿交給他讓他代為送到縣城書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