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錄取率連一成都不到,最多的時候一次取一百二十人左右,而他們沂州府每年參加的秀才也不在少數,不過能中舉的卻寥寥無幾,可見鄉試有多難。
這些來之前他們便知曉,程子陽自認為學的紮實,卻也不敢說大話保證自己便能一舉得中。
每到鄉試年,府學便會統一組織參加鄉試的秀才的一同乘馬車前去濟南府參加考試。當然路上一應費用需要秀才們自行解決,府學也不過給他們統一組織一下,等到了濟南府便由他們自行找住的地方然後複習功課。
當然府學也會給出一些建議,比如說到那邊時間還很長,建議他們組團租個院子,若是有餘錢再合力請個廚娘回來,待適應了濟南府這邊也到了考試的時候,也能減少一些壓力。
程子陽與丁延關係好,自然是要與他一起的,不想到了濟南府方琦便過來邀請他倆,“我家在這邊有座小院子,你們不如與我一同過去,也好一同探討學問,那院子本就為了方家子弟趕考備用的,也有廚娘和粗使婆子,不必再費力去找了。”
程子陽看了丁延一眼,覺得這樣也方便些,便道,“那多謝了。不過這吃飯等俗物的費用我們卻是要出的。”
方琦一愣也沒拒絕,當即笑道,“那是自然。”方家自然不缺這點錢,不過方琦卻欽佩程子陽不願占人便宜的骨氣,便說讓他們倒是按照濟南府的價格看著給便是了。
既已說定,三人便離開大部隊往方家別院去了,不少人還羨慕道,“可惜方兄未能邀請咱們。”
就有人哼了一聲道,“這可羨慕不來啊。”
程子陽和丁延跟著方琦一路去了方家別院。
濟南府貢院建在大明湖畔,而方家別院卻也離著大明湖不遠的位置,一座一進小院,連後院都沒有,一排兩間正房帶著兩小間耳房,左右兩邊各有兩間廂房,灶屋茅房還有洗澡間也一應俱全,難得的是院中竟還有一口水井,洗衣做飯也不需要出去挑水。
程子陽對這環境很滿意,隻離著貢院近這一條就讓他滿意了,時下他可是聽說過鄉試時稍有不慎發生踩踏的都有,而且還有一些外來舉子因為離著遠誤了考試的時辰甚至在路上出事也時有發生。而他們離著近等鄉試時附近的街道有衙役把守他們也能安全
些。
這些是方琦說與他們聽的,畢竟他們方家小有資產,能在此處買了這院子也可見一斑,程子陽對方琦感激,謝了又謝。
到了第二日他們三人便開始備考,一直進了八月,三人才出了院子去布政司報名。
鄉試不僅考試題型仿照會試,就連報名也不相上下,考生不僅要在正卷和草卷上寫明自己的姓名籍貫甚至連父親祖父的姓名也一並寫上。
實際上程子陽並未見過自己的父親,更別提自己的祖父。他的戶籍是單獨所列,走的也是流民在清溪村安家
落戶,而且他的姓氏也是他母親舅家的姓氏,是以填寫這一欄時他也清楚如今填的姓名恐怕也不是他父親的名字。
至於為何會這樣,他娘沒提,他也沒問,不過他猜測當他娘到了清溪村的時候便有人幫襯編造了這一套戶籍,是以秀才考的時候也沒問題,如今到了舉人考試也沒覺得會有問題。
從布政司出來,方琦提議一起去吃頓好的,嚐嚐府城的美食,程子陽本不想去,見丁延二人興致高昂便應了,左右讀書也不差一日,明日再努力也不遲。
到了濟南府繁華地段,方琦熟門熟路的帶他們找了間鋪麵進去又非常熟練的點了菜色,見程子陽看著一處愣神,不由奇怪,“瞧什麼呢?”
他隨著程子陽視線看去,卻是幾個書生模樣的人也在用飯,方琦是府城人並不認得那幾人,便隨意道,“你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