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段(1 / 3)

然後告訴他,她已經結過婚。   如果曾經有人讓她不再孤單,他其實應該為之高興不是嗎?   可是以琛很悲哀地發現自己並沒有那份胸襟。   很介意。   介意她心靈上的走失。   默笙依舊細細地均勻地呼吸著。   以琛輕輕幫她掖好被角,起身,關門出去了。   十一月的深夜已經寒意襲人,縱使在A城這個繁華的城市,街上的行人也已經寥寥無幾。   應暉坐在一家二十四小時營業茶座的窗邊,看著窗外向茶座走來的男子,夜色的遮攔下,來人英挺的外表,出眾的氣質仍然沒有減色半分。應暉雖然早料到能讓默笙念念不忘的人必定出色,但何以琛的出眾仍然超出了他的預估。   這樣的男人在學生時代想必也是出類拔萃,默笙當初怎麼騙到的?   如果自己和他處在C大的同一個時代,誰勝誰負?當年亦是C大風雲人物的應暉暗暗評估。   如果那樣,說不定會是他先碰到默笙,也許所有的事情都會變得不一樣。   不過話說回來,就算自己在大學時代就碰到默笙,當時心高氣傲的自己恐怕也不會看上她吧。   機緣,真的是個很奇妙的東西。   在應暉遐想間,何以琛已經在他對麵坐下。   “我以為你要遲到了。”   “我向來準時。”以琛語氣平淡地說,簡單翻了下飲單還給侍者,“毛尖,謝謝。”   侍者領命而去。   應暉看著他,忽然語出驚人:“你要怎麼才肯放棄?”   這個頗帶挑釁的問題並未如應暉想的那樣讓何以琛情緒失控,他眉目不動:“應先生,我不覺得這個問題有任何實質意義。”   “和律師說話真令人頭痛。”應暉苦笑著靠向椅背,十指交握,“默笙似乎沒有和你提起過我。”語氣是肯定的,當時在大堂的情形已經讓應暉察覺。   “的確沒說太多。”之前是他不讓她說,後來默笙大概不敢提了,而自己,也似乎下意識地把這個問題無限期地挪後了。   這其實不符合他的性格。但是,碰到默笙,總有意外。   應暉笑了一下,思緒飄遠,半晌後問:“何律師有沒有興趣聽聽我的版本?”   以琛抬眸。   “既然來了,當然。”   然而茶香嫋嫋中,應暉卻開始沉默,那些事情,也許真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好書盡在   正文 第十一章 應暉(一)        七年前,應暉生命的轉折點,他最有希望也最絕望的一年。   彼時在加州S大留學的應暉來自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由於家境貧寒,在C大求學期間他雖然成績優異,卻從來沒動過出國留學的念頭。那時候被數學係眾多教授看好的數學係天才的理想不過是找一份薪水不低、相對穩定的工作,把父母接到身邊,然後結婚,生子,平淡一生。   隻是這個理想很快成了泡影。   畢業前夕,交往了三年的女友用很難過但是很堅決的態度要求和他分手。   應暉應變不及且無法理解,尤其在聽說她與本係係主任的兒子已經密切交往了一段日子後,失意中更多了一絲憤怒。   “應暉,就算是我對不起你好了。”麵對他的質問女友亦滿是痛苦,“我以前把這個社會想得太天真,真正畢業找工作才發現,不管你多有實力,沒有背景,沒人把你當回事。我申請留校的事你也知道,可是我受了多少委屈你知道嗎?你根本幫不到我。他是處處不如你,可是他至少可以讓我在係裏那些趾高氣揚的老女人麵前揚眉吐氣……”   “應暉,我不想讓自己的驕傲在這漫長的歲月被瑣碎的生活一點點磨去。也許將來你會出人頭地,可那要等多少年?那時候我已經青春不在,就算苦盡甘來又有什麼意義?我不想低著頭生活,你不能維護我的尊嚴,應暉,我仍然愛你,但是對不起,我太驕傲了。”   應暉無言以對。   當晚他一夜未眠,第二天滿眼血絲的他打電話給父母,他已經決定申請獎學金,赴美留學。   應暉走得很迅速,赴美那天,同學前來送行,女友沒來,不同於同學們的打抱不平和依依不舍,應暉始終很平靜。但是沒有人能猜到那一刻,他平靜的眼眸下掩藏著多大的野心。   在加州留學的日子比在國內更辛苦,陌生的環境,頻繁的打工,繁重的學業讓他在短短的時間內瘦了一圈,但與此同時眼界卻開闊了許多。應暉的目光,漸漸集中到了正發展得如火如荼的互聯網上。   堅實的數學基礎使他研究起計算機技術來事半功倍,與當時熱衷建立門戶網站的大潮流不同,應暉感興趣的是信息搜索。埋頭一年半後,不愧天才稱號的他獨立研究出一套優化的搜索算法,但是這套算法卻有個缺陷,它需要很多其它各種優化算法共同配合才能實現,所以初時並不得風險投資商的青睞,隻有一家知名的網絡索引公司想以一個非常歧視的價格買走。應暉知道自己手裏掌握的東西遠遠不止幾萬美元的價值,可是他卻沒有時間等待更好的機會了,長期的勞累和壓力使他生了一場大病,病好了,為數不多的積蓄也消耗殆盡。   走投無路的應暉異想天開,用身上僅餘的錢在一份頗有影響力的華文報紙上登了一個廣告,說明了他的情況,尋求華人投資。   然而事實很快讓他失望了,十天內他隻接到了一通電話,內容是罵他是個無恥卑鄙的騙子別丟中國人的臉。正當他心灰意冷地準備把算法賣給那家公司的時候,他收到了一封來自N市的信,裏麵有一張沒有署名的紙條,還有五百美金。紙條上的字跡並不漂亮,隻寥寥幾個字,無法從中判斷是男是女。   你好。   在報紙上看見你的求助。寄上$500,錢很少,希望能夠讓你等到真正的投資。   五百美金,杯水車薪,卻重新激起了應暉的鬥誌。那筆錢讓應暉撐過了最艱難的兩個月,這期間,他終於開發出配套算法,不久後得到了第一筆一百萬美元的風險投資。   時勢造英雄,應暉無疑碰上了最好的時機。幾年後,當他坐在SOSO總裁辦公室聽資產評估師告訴他他目前有多少資產時,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如果沒有當初那五百美金,也許今天的他不過是個出色的技術人員。應暉曾經想過找出那個資助他的人,但是很快就放棄了。人海茫茫,信上甚至連姓名都沒有留一個,真的無從找起。   不久之後,那個人卻主動出現在他的麵前。   有一天他昔日S大同係的一個同學來拜訪他,順便帶了一封給他的信。   “這個人大概不知道你離開學校了,把信寄到了我們係裏,我看到就順便給你帶來了。”   信封上的字跡似曾相識。   應暉心情激動的拆開信。   應先生:   你好,不知道你的地址有沒有變,或者你還記得不記得我。大約三年前你在報紙上登報求助,我曾寄過五百美元。真的難以啟齒,但是如果你經濟上方便的話,能不能把五百美元寄還我?我知道這個要求很無理,若為難的話就不必了。   真的很抱歉。   趙默笙   趙默笙。   應暉在心裏默念了一下署名。   終於知道這個人的名字了。   掃了下封底,發信日期已經是一個月前。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