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羅茶館每天上午八點準時開門,是延續了很多年的老規矩。
煮茶師傅和夥計七點鍾就要開始做準備。石來作為茶館的新老板,每天也都是七點鍾左右下樓。
換了一身衣物,石來找了個小木箱,把紅珊瑚雕件裝起來,就提著木箱下樓了。張師傅和他的徒弟正在擺桌椅,見石來下來,張師傅笑道:“東家早啊。”
石來笑著說:“張師傅早,二娃早。”
二娃是張師傅的徒弟,比石來還小一歲,也是青羅茶館唯一的夥計,他聞言連忙道:“老板早。”
“稀飯正熬著...”張師傅道。
石來道:“早飯我就不吃了。張師傅,我有事馬上要去錦官城一趟,今天茶館麻煩你幫忙看著,最晚明天上午我就回來。”
張師傅看石來提著木箱,點了點頭道:“應該的,應該的。”
石來又道:“反正一切照舊,等五爺到了你跟他說一聲。”
張師傅是茶館的煮茶師傅,在茶館做了二十多年了,一直都沒變。跟他一樣的還有五爺。青羅茶館的一大特色是評書,在這種小鎮上,茶館評書還真的是特色。五爺就是說評書的,他在青羅茶館說了已經三十多年了,比張師傅資格還老。
至於二娃,都叫他劉二娃,比石來小一點,是張師傅去年收的徒弟。這小子學習不好,又不想出去打工,其他的手藝學著學著也不想學,最後他父母沒辦法,總不能讓他遊手好閑一輩子,於是托人拜了張師傅,當了茶館的學徒。
茶館的事兒清閑,除了早晚打掃一趟,其他時間大多很自在,沒有多少管束。這小子一做就是一年,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感興趣,跟著張師傅學了不少東西,炒茶、泡茶的手藝都會。
石來接手茶館,煮茶的師傅、夥計、評書五爺的工作都一並接手,除了老板換了,青羅茶館跟以前一個樣。
“哦,對了。”石來走出門的時候,張師傅想起了什麼,連忙追上來道:“東家,店裏的明前茶差不多快用完了。”
石來頓住腳步,點了點頭道:“我知道了,張師傅放心,等我從錦官城回來就解決這事。”
開元縣的火車站就在石橋鎮。從石橋鎮去錦官城,坐火車隻要兩個多不到三個小時,比開汽車快的多,因此石來沒開上自己那輛牧馬人,直接坐鎮上的公交車去火車站,一百一十塊的票,等了半個小時檢票上車。
中午十二點多,火車抵達錦官城東站,石來出站打的進城。
到傍晚的時候,事就辦好了。
紅珊瑚猛虎下山雕件賣了整整一千三百萬。這幾年紅珊瑚炒的火熱,價格本來就高,加上石來這尊雕件品級頂尖,雕刻的手藝更是頂尖。用買下這尊雕件的人的話講,如果上拍,肯定有人出大價錢,兩千萬不是問題,還建議石來送拍。
石來急著用錢,哪兒有時間送拍?當場就賣了。
一千三百萬,的確不是個小數目。如果是之前,石來恐怕也淡定不了。可一番生死經曆,再看這玩意兒,也就那樣,沒什麼比得上生與死之間的東西更有價值。
趁著天色未晚,石來去火車站打算直接回去。進站之前,跟一個在錦官城的戰友打了個電話,知會了一聲。
如果不是老劉急著轉手茶館,石來肯定會在錦官城待幾天,跟戰友聚一聚。
“我手上有事,忙的很。你別張羅,下次來了再好好聚聚。有時間的話到我那兒,好酒好菜招待。”